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掌故篇 >

新桥的药店

时间:2013-01-22 10:09来源:未知 作者:万叶树 万炎
据《小新桥乡志》载,新桥街上,原来有“万生”、“天生堂”、“同春”三家药店。

      解放以前,新桥地区和各地广大农村一样,缺医少药,医卫事业落后。且农民一旦有病,昂贵的医药费用更不堪重负。故民间云:“穷人不生病,等于交了运。”那时,得了病的劳动人民没条件进城去医院,一般都是先熬着,熬不住了再请“沿门郎中”或地方上的医生把脉开方,然后到药店去“出药”。吃了五谷的人总是会生病的,因此,尽管其时的新桥老街上既无诊所,更没有医院,但药店却不能没有。

  据《小新桥乡志》载,新桥街上,原来有“万生”、“天生堂”、“同春”三家药店。但老年人说,在桥北,还有卜寿成家时开时关的一个药店,故应该是“三个半”药店。新桥的三个半药店相互竞争,但都讲道义。药店除了按方“出药”,还为需求者配置药酒,熬煎膏药。

  陈万生是三代世医,陈家药店对熬膏别有讲究。他家配方熬的膏药,服用前陈万生先要让膏主先服三帖“引路药”,如太平无事他再把成膏交付于你。对于膏的数量,也不是多多益善。按陈万生的说法:冬天气温低,膏量可以多一点;春天膏易发霉,量要少一点。至于药店酿酒,一般都以中药材中“四庭柱”之黄芪、党参、牛膝、杜仲为主。配置药酒前,药店朝俸先将药材研成末,然后浸酒。若是遇上女子进补不能饮白酒的,药店便告诉主家,药末配糯米酿制甜白酒,服用效果是一样的。

  新桥的三家半药店,生意以陈万生药店最为兴隆,连龙虎塘的名医周耀明也曾经在万生药店做过坐堂医生。陈万生老板自己也能开处方,他专研、收藏了《黄帝内经》等多部中医名著。听老新桥人说,陈老板的孙子没有学过医,但后来因读了爷爷留下的大量医书,也常为上门的求医者开方治病,效果还挺好。

  新桥三家半药店,周和生当老板开的天生堂门面最为敞亮。店里还请了一个勤快活络的年轻朝俸。周老板对他也是另眼想看,特别信任。可是,快要解放的那年,这个朝俸忽然不见了。有人问起,周老板支支吾吾,答非所问。解放后才知道,这个朝俸原来有来头,是“新四军的那个”。一时听说要抓他,周老板暗中花十石米才了了事。

  新桥是全乡的中心集镇。新桥三家半药店外,新桥乡所属的大坝头、郭塘桥、史墅、马鞍桥4个小集镇,也各有一家药店。新中国成立后,新桥的药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56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新桥的药店实行公私合营。1958年,大坝头等的4个小集镇的药店改为小新桥总药店的下伸店。同年,新桥公社医院成立。1970年,新桥医院改为新桥中心卫生院。(文/万叶树 万炎)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