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掌故篇 >

清惠坊的故事

时间:2013-02-21 09:12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包立本
青果巷西首大马园巷口以前有一座青石牌坊叫“清惠坊”,它的由来,记载着明代一位清官的故事

        青果巷西首大马园巷口以前有一座青石牌坊叫“清惠坊”,它的由来,记载着明代一位清官的故事:明代抗倭名将唐荆川的叔父名叫唐镛,是成化元年举人,官至岳州通判,以清廉爱民著称。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他任职三年,归常时却两袖清风,一无所有。因船舱太轻,为避风浪,只得搬几块石头压载航行。当地士民十分感动,送行时赠文说:“惟洞庭之清风明月,载在归航”。他的事迹被人们传为美谈。后来有个岳州人董寅,做了巡查御史,来到常州,特地拜访了唐家,并上报朝廷奏请建造了这座牌坊,并以“清惠”命名,以纪念唐镛的清廉惠民。唐氏后人、文学家唐玉虬所作的《翰林香》诗中有“岳阳三载为仙吏,清风明月载归航”之句,即讲述此事。虽然因为十余年前青果巷改造,牌坊柱石被拆除,但是清惠坊由来的故事仍在民间流传着。 (文/包立本)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