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掌故篇 >

孝感动天蓼莪寺

时间:2013-11-01 10:59来源:未知 作者:肖飞
在太湖湾的群山间,有着全国唯一的孝子祠,叫做蓼莪寺。蓼莪寺在雪堰镇百渎村东湾王裒岭南,寺名就来自于《诗经》,相传以晋孝子王裒得名。

        在太湖湾的群山间,有着全国唯一的孝子祠,叫做蓼莪寺。蓼莪寺在雪堰镇百渎村东湾王裒岭南,寺名就来自于《诗经》,相传以晋孝子王裒得名。

  王裒(póu),字伟元,是城阳营陵人(今山东昌乐东南)。祖父王修,是魏国名士。父亲王仪,高风亮节且气度优雅,曾担任晋文帝(司马昭)时期的司马一职。东关那场战役,当时的大将军司马昭问众人:“最近的事情(指战事不利),这个罪责应该由谁来承担?”王仪说:“这该是元帅的过错。”司马昭大怒说:“你难道把罪过归在我的头上吗?”于是把他拖出去斩首了。

  王裒自小就立有良好操行,用礼来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他身高八尺四寸,容貌绝俗,声音清亮,气度不凡,博学而且多才多艺。王裒悲痛死于非命的父亲,不愿朝西向而坐,用来表示自己不愿入朝廷为官。于是,他就隐居起来,以教授弟子谋生,朝廷的“三征七辟”他都没有去应召。

  王裒在父亲坟墓旁边盖起草庐,经常到坟墓那里跪拜,手扶着柏树悲伤地哭泣,眼泪滴落在树上,树都因为这样而枯萎了。他的母亲生性害怕打雷,一见打雷,就要让王裒在身旁陪伴。母亲死后,每逢打雷,他就赶到母亲墓前跪下,说:“小儿王裒在这里,请母亲别害怕。”这就是“二十四孝”中“闻雷泣墓”的故事。他读《诗经》时,只要一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总会痛哭流涕。因此,他所教授的门人就废弃不学《诗经》中的《蓼莪》这一篇了。

  后来西晋王朝覆灭,到处都是盗匪,亲族都想渡过长江移居到江东去,王裒却眷恋父母的坟墓而不肯离去。后来盗匪横行,他却还依恋着不能离去,结果就被贼人杀害了。王裒之墓原在蓼莪寺旁,现已无处可寻。

  蓼莪寺始建于东晋时期,明初香火还很盛,明末寺宇倾颓,只存大殿3间。有僧瑞云从阳羡(今宜兴市)至此驻锡,带领徒众采山耘田,又得当地檀越龚修吾、龚卑吾的帮助,着手修葺佛寺。清初,瑞云的弟子恒一继续带领徒众辛勤地采樵耘籽,营建佛殿。顺治九年,恒一率徒众志坚、志德造弥勒殿;康熙元年,他又率徒众不虚、戒如造天王殿;以后又陆续修建大殿、斋堂等,并于康熙八年立碑记建寺经过,重题“蓼莪禅寺”匾额。恒一、不虚死后,觉如、戒如又修建了内禅堂等,恢复了蓼莪寺的原来规模。

  乾隆二十五年、三十五年及嘉庆十六年,僧白峰、昇明、明彻等人又屡次对蓼莪寺修建改造。

  清户部尚书江阴张有誉所撰的《蓼莪禅寺碑记》,碑曰:“蓼莪寺者,武进新塘乡之东偏山谷中之古刹也。前临震泽(即太湖),后枕梅堂。湖中七十二峰拱其南,锡(即无锡)之闾山、杨山、九龙(山)绕其北,水秀山明,幽奇旷远,形胜甲于一邑。”

  寺内原有明解元苏州祝允明(号枝山)手书的“无事山家”匾额一块,有清宣统二年的“重修蓼莪禅寺碑记” 一块。现在,蓼莪寺遗址又经修建,还有明代柱基若干,古井一口。山门上挂赵朴初先生题“蓼莪禅寺”横匾一块。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