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了一会儿,母亲突然用低低的声音对我说:“连祥,你来帮我写吧,我说一句,你写一句,好吗?”这时的我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居然响亮地答应了一声:“好!”其实我是最怕作文的。我搬过一张方凳靠床当桌,取过纸笔坐好,说:“娘,你说吧!”母亲欣喜地看了我一眼,背靠床板仰头思索,说出了第一句“连生吾儿”(我哥哥的小名),顿了一会问我:“写好没有?”我说写好了。母亲又继续说:“来信收到了,家里一切都好……望你在部队里努力学习,学好本领,保卫祖国……”母亲说一句我写一句,有时母亲觉得要修改就命我用橡皮擦掉重写,而我也不厌其烦依着母亲的意思修改直到母亲满意为止。铅笔草稿写好了再用钢笔誊写,就这样,第一封信发出了。以后每当哥哥来信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写回信。信越写越顺,我的字也越写越好。当哥哥得知信是由我执笔的时候非常高兴,还在来信中赞扬了我。从此以后,包括后来姐姐支边支内后的家信几乎就全由我来执笔,而母亲则是第一审稿人。 久而久之,母亲教我学会写信结出了硕果:哥哥受到我们的鼓励在部队里取得了优秀的成绩,1957年7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0217部队给我们寄来了大红的贺喜喜报;姐姐在大后方也安心工作把她整个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而我在母亲的谆谆教导下写作水准也逐步提高,在初中一年级时写的一篇作文《送哥哥参军记》,班主任焦依萍老师给我批了大大的四个字——感情丰富。至于母亲唱的那支歌后来知道是一支民歌,但我一直将其当成一支励志歌,它教我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对我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