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驼矿石 相传在古代,金坛和句容交界处的茅山大茅峰南麓产金矿,有人在此开采,日积月累,山坡上被挖出了一个洞,这就是现在的“金牛洞”。矿主怕矿工们走漏风声,在金矿石开采后,运送到十几里开外的炼石基地去提炼。这样,采矿人不知采的是什么矿,炼矿人不知金矿石是从哪里开采出来的。 山路崎岖难行,光靠人工很难运送,矿主就买了一条壮牛运送矿石。矿主在牛鞭上抹上黄颜色油漆,作为牛的记号,这条牛就被矿上的人称为“金牛”。 养牛人偷金 负责提炼金子的是一位江西艺人。除了炼金矿,他每天早晚还负责放牛。矿主天天都派人远远地看着他,以免他跑掉。这个江西艺人也是个有心计的人,在炼金矿的坩锅底部凿了绿豆大小的眼,每次炼出一锭黄金,他就能得到一颗绿豆大小的金粒。收工时,他把金粒塞进耳朵里,逃避矿主的检查,未被发现。入睡前,他把金粒藏在一个酒瓶子里,藏到隐蔽之处。几年下来,酒瓶竟然被装满了,于是,他琢磨如何逃脱此地。 一次,金牛误食金矿石,导致重金属中毒,兴奋得一路狂奔。江西艺人眼前一亮,他想到了逃脱的办法。 金粒喂金牛 一天傍晚,又到放牛时间。江西艺人牵着金牛到外面觅食。不一会儿,金牛狂奔,江西人“嗖”的跳上牛背,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原来,当天中午,他吃饭时象征性地吃了两口,把剩下的饭藏起来。傍晚收工后,他将剩饭和私藏的一酒瓶金粒掺到一起,又在上面撒上玉米棒子,当作精饲料喂给金牛吃。金牛吃了“金饲料”后,又一次重金属中毒狂奔。由于剂量大,金牛比上次跑得更快,无形中帮助江西艺人顺利带着金子逃了出来。 金牛飞来奔牛镇 这头金牛力大无比,吃了金粒,一口气跑到奔牛镇境内,并没有出现呕吐症状。原来金粒比金矿石小多了,金牛的胃将它蠕入肠道,最后排出体外。到奔牛镇附近,金牛的肚子咕咕作响,忍不住疼痛,跳起三丈高,将江西艺人从牛背上甩下来,摆脱缰绳,冲上一个土墩,墩前是一条宽阔的大河——京杭大运河。金牛见河上有一艘刚起锚的渡船,立即跳上去。到河对岸离船时,金牛终于忍不住拉了一堆牛粪,然后跳上北岸继续狂奔而去。撑船人把牛粪踢入河中…… 如今,在金坛与句容交界处的茅山金牛洞洞口,塑有一尊昂首欲奔的金牛。宋代诗人周文璞曾有“凌兢下危梯,伛坐入深穴”“安知幽溪下,有此大奇崛”的诗句;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同志曾在这里架设电台,指挥战斗。金牛到过的那个土墩,被后人叫作金牛墩,直到1958年疏浚京杭大运河时,金牛墩才被挖掉(其遗址在武进锁厂西北);后来,人们在金牛墩旁筑“金牛台”;金牛墩一带演变成繁华的集镇,由于有“金牛飞奔而过”,故定名为“奔牛镇”。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