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源远流长龟文化 融贯常州数千年(4)

时间:2011-06-09 14:2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清乾隆、道光年间,苏州藏书大家黄丕烈(1763-1825)对谢应芳十分崇拜,亦取龟巢二字作为自己居室,常称自己是龟巢老人,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位龟巢

        清乾隆、道光年间,苏州藏书大家黄丕烈(1763-1825)对谢应芳十分崇拜,亦取“龟巢”二字作为自己居室,常称自己是“龟巢老人”,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位龟巢老人。
        晚清是贬龟之风盛行的时期,可阳湖举人钱福荪不畏人言,照样给自己长女起了一个带龟的名字,叫梦龟,她非常聪明,幼娴诗书,吟咏甚府。著有《云在轩诗稿》。她的弟弟钱振煌(1875-1944),其功名没因姐姐叫梦龟而受到影响,却是仕途畅通,一路顺风。15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28岁中进士,成为江南三大儒之一,是一位大学问家,大书法家。

 

神龟文化在传承

 

        考古证实,7000年前后,常州这块沃土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自季札开始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已达2500多年。
        常州古城略呈龟形。据考,常州从晋太康年间开始筑城,到明洪武二年的1080余年中,先后修筑过四次城垣,即内子城、外子城、罗城和新城。后二道城垣都是十足的龟形,特别是1369年所筑的新城,更像一只昂首爬行的乌龟。
        在古人眼里,龟为神灵之精,先民们用聪明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将自己的家园建成龟形城市,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使常州变得更加人杰地灵。常州人自古爱读书。据传,萧统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成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常州被誉为千载读书地,是当之无愧的。
        龟文化是中华传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不知引起了多少常州人的兴趣和爱好。可以说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从文豪、大师到状元进士,甚至从小说作家到专家学者,都留下参与龟文化活动的足迹。
        早在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萧绎(508-554),梁天正二年(552)即位,史称梁元帝,他博览群书,勤于著述,绘画作诗,是中国最早的皇帝画家,同时诗也写得很好,又被称为诗人皇帝。他对龟文化很感兴趣,在《金楼子》卷五中有“海中巨龟”,《金言》志怪篇中有“荥阳巨龟”两篇文章,这在中国历史上,皇帝亲自写龟的尚属首位。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元符二年(1098年)被贬海南儋州后,生活十分艰苦,过着缺吃少穿的日子。但他研究乌龟养生之法,始终没有停顿,并写下了《学龟息法》的养生文章,为人们研究气功及养生之道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清代著名史学家、诗人赵翼(1727-1814)阳湖人,居后北岸8号,与袁枚、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赵氏一生在黔西为官,从事著述数十年之久,著作颇多。从黔西罢官回常州以后,写读书札记十余岁,将其循陔时的所见所闻辑录下来,写成《陔余丛谈》一书,在卷三十八中有“讳龟”、“杂种畜生王八”、“绿头巾”等3篇关于研究龟文化的文章,成为清代研究龟文化的知名人士。他在《陔余丛谈》中云“唐宋以来,并非以龟为讳,自元代以来,以乌龟来羞辱娼妓之夫或妻子有外淫的丈夫,人们就十分忌讳,被称作乌龟。”“吴人以妻子有外淫行者,谓其夫为‘绿头巾’”。赵翼对于讳龟的起源时间,以及乌龟、绿头巾的定义都作了明确的解释,为后人研究龟文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清末民初,常州籍小说家张炎(1872-1935),字春帆,横林人,三十年代创作十分活跃,《九尾龟》正续集是他的代表作。《九尾龟》十二集,一百九十三回,清光绪、宣统年间上海点石齐发行。《九尾龟》生动描写常熟名士章秋谷,为人倜傥风流,擅文强武,因不满家庭包办婚姻,遂出志苏州、上海等大都市,厕身青楼瓦舍之间,接触了妓女、嫖客、邦闲、流亡、龟奴、戏子、高贾、骗子等形形色色的人物,误入歧途,但一身正气不泯,往往俨然以“道德法官”身份对恶人丑事进行惩处和揭露。全书不但情节曲折,而且文笔优美,实为晚清民初小说之佳著。
        民国三十七年九月,常州市民张澹庵,负责编辑《武进指南》一书时,将常州民间流传的“蓬头狮子”、“开眼乌龟”二句俗语,用作对联的形式,编入俗话对。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