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常州街巷》读后随感(2)

时间:2012-09-11 09:27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黄瑞康
遗憾的是,它们已只能静默地坐落在书本里,接受着人们的叩问和端详;幸运的是;因为有薛焕炳这样的坚守者不懈求索,才有这体例严整\图文备详的常州街巷

      遗憾的是,它们已只能静默地坐落在书本里,接受着人们的叩问和端详;幸运的是;因为有薛焕炳这样的坚守者不懈求索,才有这体例严整\图文备详的<常州街巷>.它们本应该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沧桑变迁使它们痛失了物质形态,那么,退而求次,尽最大努力用“非遗”的形式加以记录并保存下来。并期冀着后继的坚守者传承下去.

      这是一份磊落陈情的吁请.一份没有一已之私\唯谋一城之利的陈情表.城市现代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这完全可以与旧城保护并行不悖.而常州多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却常以牺牲老街古巷为代价.”影响城市建设”则成为常用的托辞. 难道苏州、扬州没有进行现代化建设?难道他们的古街旧巷保存完好就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 为何人家就能处理得相得益彰呢?当其它城市派员四处搜罗拆下的古建材料时,我们却正殷勤地充当着古建材料的提供者.反思一下以往的行为,不仅仅是自我愚弄,更是一种自我差辱与戕害.我们幸存的地面史迹还有多少呢?对硕果仅存的那些,我们应该如何去研读它的丝丝缕缕,珍爱它的里里外外呢?

      薛焕炳在《常州街巷》的后记中很温和很坦诚地呼吁道:既然旧时街巷有如此引力,既然曾经故里有如此魁力,我们何不好好呵护!何不好好传世于后人!(文/黄瑞康)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