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丁甘仁祖孙和上海中医学院(2)

时间:2011-08-05 10:1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16年,丁甘仁终于得到了内务部批准办学的文书,并且完成了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1916年8月23日(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这是一个风和

        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16年,丁甘仁终于得到了内务部批准办学的文书,并且完成了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1916年8月23日(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开学了。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学校,最初学制定为预科二年本科三年。预科主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本科学习临床各科专门知识。第一期学员20多人,其中有丁甘仁最小的儿子丁涵人和长孙丁济万。
        1925年夏天,丁甘仁和夏应堂又合作创办了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于9月8日(农历七月二十日)正式开学,首届学生30余人。对于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的建立,当时社会评价很高,认为是“上海中医界的奇突之进展,足以慰吾人之渴望”。丁甘仁去世后,1927年底,由丁甘仁创办的男女两所中医专门学校合并为一。
        丁甘仁并不以创办了两所中医学校而满足,他还有更大的宏愿,即“添筑房舍,改组大学,为中医界最高学府,开国学光明之路”。为了实现这个宏愿、理想,丁甘仁自1926年初起决定将自己每个月朔望两天的门诊收入,全部拿出,交给广益中医院留存,预备用3年时间积蓄大洋3万元,以为筹办中医大学的资金。然而,丁甘仁的理想并没有在自己手中实现,他于这年8月6日病逝了。这对上海的中医事业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丁甘仁去世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长达四年的时间中没有形成一个核心,学校处在一个比较离散的集体领导的状况。当时,实际负责校务的是丁甘仁的次子丁仲英和长孙丁济万叔侄两人。
        丁仲英(1886—1978),名元彦,为丁甘仁次子。仲英幼承家学,兼学儒学,亦通诗画。长期侍诊于父侧,得父真传。24岁接手福州路中和里诊寓,独立行医。仲英为人敦厚正直,父亲去世后,他代父处理丁家一应对外事务。1921年被选为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长。1926年后,他继承父亲开创的事业,先后主持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市中医学会和沪南沪北广益中医院的行政管理和医务工作。1928年底,丁仲英和夏应堂、蔡济平等人发起成立上海市中医协会(后改名国医公会),担任常务理事。1931—1936年先后担任中央国医馆理事、上海市国医公馆馆长、上海中医学院董事会主席董事、中国医学院常务董事等职。1948年任上海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建国后,定居香港,后定居美国旧金山。1978年12月15日因中风病逝,终年92岁。
         丁济万(1904—1963),名彬臣。父亲孟淦为丁甘仁长子,母亲马氏为镇江马寿民胞妹。
         济万幼承家学,1916年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就读,1921年以优异成绩首届毕业于该校。1926年祖父丁甘仁去世,他仅22岁,毅然与叔父仲英一起,担任医校正副主任,参与医校的领导。1931年接管改组医校。1932年初医校改名上海中医学院,任院长,全面负责医学院的行政管理和教学业务工作。1948年上海中医学院停办,丁济万年底迁居香港,任香港国医公会理事长。1963年4月病逝于香港,终年59岁。
        1927年到1928年间,丁仲英、丁济万叔侄艰难地支撑着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工作。1929年,国民党政府同北洋政府一样推行压制、歧视、迫害中医的政策,全国中医界都投入到反废止、反歧视的抗争浪潮中。在这种形势下,为加强中医界团结抗争的力量,上海市国医公会和全国中医药团体联合会成立,夏应堂、丁仲英等主要工作、精力都放到这方面,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领导工作就逐渐由丁济万承担。
        丁济万独当一面主持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时间是1930年末到1931年初。历史将27岁的丁济万推上了中医教育的领导岗位。丁济万已全面继承了他祖父的事业,在处事作风上也颇有祖父丁甘仁的风格。办事大胆,处事认真,不屈不挠,勇于接受挑战。他接手学校的领导工作后,即着手学校的整肃。改革了学校体制和教学计划,并把校名改为上海中医学院,使学校在规格上从专科学校上升为大学。从而能与上海中国医学院、上海国医学院等私立中医学校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在其内部教学上,也根据大学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革新变更。
        丁济万在继承了祖父的事业后,医道上也渐入佳境,济善施惠也象祖父一样,故名气日隆。但他不愿意躺在祖辈的事业成就上,他还要开创自己的事业。当时,正值长江、两淮大水成灾,许多难民跑到上海,贫病交加。看病十分困难,促使丁济万萌发了开办一所中医院的念头。经积极筹备。终于在1930年4月1日丁济万独资开办的中医院——华隆中医院正式挂牌开业。后来,他又把这所医院作为上海中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起到了培养学生、锻炼学生,方便贫病、解人疾苦的作用。1940年,他又创办了华隆中医院分院,在分院的大门外还开办了华隆中药店。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