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我的上帝是人民”——访著名作家焦祖尧(2)

时间:2014-02-12 12:23来源:未知 作者:沈向阳
1961年秋,他被调到大同文联,到大同煤矿去抓职工业余创作,从此就被煤矿吸引住了。将近20年,他每年都有几个月在煤矿,和矿工们一齐装煤、推车矿工

  1961年秋,他被调到大同文联,到大同煤矿去抓职工业余创作,从此就被煤矿吸引住了。将近20年,他每年都有几个月在煤矿,和矿工们一齐装煤、推车……矿工的命运,矿工庄严神圣而又极为艰苦的劳动,矿工心灵上闪耀的质朴沉郁的美强烈吸引着他。工厂现场、塞北农村的生活给他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学校、书本理想主义的教育在亲历工人、农民艰苦劳作的默默奉献中得到升华,他决定了自己的写作方向:“我的上帝是人民,我的笔下应该传达的是他们的声音。”

  找准了方向,他的创作泉水般喷涌。196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故事发生在双沟河边》,1962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第二个短篇小说集《春天在榆树堡》。1965年《收获》杂志1月号在首篇发表了他写煤矿生活的短篇小说《时间》,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上海召开了两次职工座谈会,《人民日报》、《文艺报》、《收获》等报刊发表专文评论,同时被选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人新作选》,译载于英文版和法文版的《中国文学》首篇。《时间》成为焦祖尧的成名之作。

  总也怀揣着“理想主义者的使命感”

  1965年,焦祖尧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这是中国文坛1949年以来第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写这部小说时,正是“阶级斗争年年月月天天讲”,《早春二月》等一批影片正在被批判。这部作品送到出版社,因为没写阶级斗争、因为作品主人公是知识分子、因为作品中的党委书记重视知识分子成了“投降派人物”而被退回修改。修改意见违背创作初衷,自然无法修改。作者先是被派往农村搞“四清”,后来又遭遇“文革”,书稿被造反派查抄,作者被关进牛棚。

  12年后,当文学的冻土刚刚开始拂来春风,焦祖尧便将尘封已久的《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寄送出版社,作品很快获得通过,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顿时成为新时期文学的“报春花”,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小说的批判精神在今天看来仍有耳目一新之感。《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出版后,他的创作进入又一个高潮期。改革开放初期,他的长篇小说《跋涉者》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山西作家张平觉得:“焦祖尧在创作手法上,努力吸纳新的文学理念和表现方法,形成了一种扎实、开放而又灵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方式。”

  在山西作协工作的15年,是焦祖尧人生路上的又一次跋涉。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正是他创作的旺盛时期,他的中短篇小说频频在《收获》、《当代》、《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屡获好评。他本来还在构思着新的长篇小说,但由于作协工作的千头万绪,由于要抓队伍建设、培养文学新人,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搞自己的创作。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他基本上放弃了小说创作,全身心投入作协工作和培养队伍中去。张平介绍说,在焦祖尧主持省作协工作的15年中,他把青年作家当朋友,亲自为他们审稿、改稿,解决他们工作中、生活中的具体困难,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铺路垫石。

  真诚地生活,真诚地写作,焦祖尧和他笔下正直的知识分子一样,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正是这种理想主义促使他去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正是这种理想主义使他背负上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自己的笔去表达劳动者的愿望,喊出他们的声音。1996年,写出了他的又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力作,反映“引黄工程”的《黄河落天走山西》。评论认为:“这部书是一个历史性的工程产生的一部历史性的作品,具有史诗的品格,大气而有才气。”

  写作期间,焦祖尧说自己“经常在黄河岸边久久伫立,看艄公和风浪搏斗,寻觅逆水拉纤者在河滩上留下的足迹,看落日把黄水镀成一片厚重的金黄。”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