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北宋仁宗皇祐元年探花钱公辅

时间:2015-05-18 16:06来源:武进档案馆 作者:DY
钱公辅(1023—1074),又名吴中,字君倚,一字纯者。据《毗陵城西钱氏宗谱》记载,他是五代吴越王钱鏐的后人,钱冶之子,为迁居常州的第二世祖。

   钱公辅(1023—1074),又名吴中,字君倚,一字纯者。据《毗陵城西钱氏宗谱》记载,他是五代吴越王钱鏐的后人,钱冶之子,为迁居常州的第二世祖。

  北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冯京榜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及第时年27岁。先后担任越州通判、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户部判官、明州知州。后再回朝,任同修起居注官,升知制诰,掌握皇家文书起草。《宋史》有传。

  公辅为社稷事,勤勉耿直。宋英宗治平二年(1064),钱公辅上《治平十议》奏章,主要内容是建议国君关心百姓生活,朝廷要了解民情,减轻赋税;要严格谨慎地选拔、任用、考核官员;要严惩贪赃枉法等等,都是针对时弊而发。之后又作《帝问》一篇奉呈皇帝。当时王畴任翰林学士时间不长,英宗决定提拔王畴任枢密副使。而钱公辅觉得王畴资历太浅,便不起草任命文书。英宗大怒,降钱公辅到滁州任团练使。第二年,钱公辅又被调知广德军。

  宋熙宁元年(1068),仅仅当了四年皇帝的英宗因病去世。年轻的神宗继位,治国强兵心情迫切。钱公辅因此得到赏识,先官拜天章阁待制、知邓州,很快又调回京城,恢复知制诰原职。入朝拜见皇帝时,神宗慰劳勉励他,让他将上书英宗的《治平十议》抄写送上,并让他负责谏院工作。

  当时,朝廷重用王安石实行变法。王安石和钱公辅本来关系很好,经常交往,但他得志以后,为巩固自己的权势,便不断排斥异己,公辅深以为耻,一再表示反对意见。滕甫对新法持怀疑态度,不予支持,王安石将其贬出京城,让滕甫出知郓州。而钱公辅几次在皇帝面前说滕甫不应该去;薛向变更盐法,王安石积极支持,可钱公辅却说薛向应当免职。由于钱公辅接连几次在用人问题上违背王安石的用意,两人逐渐疏远,结果被罢免谏院职务,随即调任江宁知府。第二年,神宗皇帝想要把钱公辅召回,王安石说钱公辅帮助小人,总是提出不同意见,不宜在皇上左右。于是让他任扬州知州。

  宋熙宁四年(1071)年10月,时年35岁的苏东坡也被王安石排挤出京城,在赴杭州任通判途经扬州时,钱公辅设宴相迎,还把正在杭州任职的儿子钱世维介绍给苏东坡。苏轼对老前辈钱公辅恭敬有加,以后也确实与钱世维结下终身友谊。苏轼在常州临终时,是钱世维陪伴其身旁。后来,钱公辅以病为由,请求改变任命,改提举崇福观。不久,宋熙宁八年5月,钱公辅因病在家中身亡,年仅五十二岁。

  钱公辅一生耿介,公忠体国,关爱百姓。他自幼酷爱读书,是宋代文才出色的诗人,可惜作品大多失传。传世作品仅留有《广德军谢上表》和《义田记》两篇,其名篇《义田记》被收入《古文观止》,至今流传不衰。另有《治平十议》1卷、《钱贤良进卷》10卷。

  

  参考资料:1988年版《武进县志》、《宋史》本传、《武进阳湖合志》、钱氏历代进士名录、《江苏艺文志·常州卷》、《毗陵城西钱氏宗谱》、包立本等编《常州科举三鼎甲》、《续资治通鉴长编》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