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宋代统帅、书法家胡世将

时间:2015-05-27 22:43来源:武进档案馆 作者:DY
胡世将(1085-1142),字承公,常州晋陵人,宋代统帅、书法家。北宋名臣胡宿曾孙、胡交修侄。与其兄唐老同时得中徽宗崇宁五年(1106)丙戌科蔡嶷榜进士。

       胡世将(1085-1142),字承公,常州晋陵人,宋代统帅、书法家。北宋名臣胡宿曾孙、胡交修侄。在胡氏官宦书香门第受到良好教育,与其兄唐老同时得中徽宗崇宁五年(1106)丙戌科蔡嶷榜进士。

  《宋史》三七○《胡世将传》载:“范汝为寇闽,以世将为监察御史、福建路抚谕使。入(福建)境,韩世忠已平贼,迁尚书右司员外郎,又迁起居郎,迁中书舍人,赐三品服,兼修政局,坐言者落职。”这段记载说明:胡世将得中进士后,由于贼范汝为攻打福建,朝廷任命胡世将为监察御史、福建路抚谕使去讨伐范汝为,不料世将一入福建境,韩世忠已平定范汝为。朝廷改任世将为员外郎、起居郎、中书舍人等官职,后来被人弹劾而罢官。奉祠不久,朝廷起用胡世将,任命为徽猷阁待制、镇江知府,后又调入京城,任礼部侍郎、刑部侍郎等要职。

  世将初显才能是在放外任,做洪州知州(太守)兼江西安抚制置使,平定建昌兵变事件上。建昌叛乱者杀守卒,环城固守,背叛朝廷。“世将以便宜发兵讨平之”,立下汗马功劳。由此,受到朝廷重用,“未几召为给事中兼侍讲、直学士院,复迁兵部侍郎”。当时其叔(或伯)胡交修正在朝廷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刑部尚书等要职,正受到高宗皇帝赞许与赏识。当蜀帅席益调离后,高宗问交修:“孰可守蜀者?”交修对以“臣从子(侄子)世将可用。”随即朝廷任命胡世将以枢密直学士,出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成都知府。

  “……宣抚吴玠以军无粮奏请踵至,世将即被命入(四川)境,约(吴)玠会议,蜀之饷运遡嘉陵江千馀里,半年始达。于是(世将)奏用转般摺运之法,军储稍充,公私便之。绍兴九年(1139)(吴)玠卒,以世将为宝文阁学士宣抚川陕……”可见胡世将得到朝廷批准后采用“转般摺运之法”,解决了四川运粮的老大难问题,显示出胡世将非凡的才智与能力。当宣抚吴玠逝世后,胡世将被朝廷委以“宣抚川陕”的重任。《二十四史外编》南宋书卷第二十胡世将等列传第十三(天津古籍出版社)《胡世将传》记载他一则轶事:“玠卒,以世将宣抚川陕。世将至河池(甘肃徽县)会诸将,谕之曰:‘世将不能骑马射弓,不知敌情边事。朝廷所以遣来者,自国家受命,将无专征,必以文臣临之。自今以往,军中应务并不改吴宣抚之规。诸公有立功,世将亲阅其实,闻于朝廷’。诸将心服。”这就是著名的河池会议上胡统帅作政治动员的讲话,使诸将心悦诚服,为后来将领吴璘在石壁及扶风打胜仗埋下伏笔。从胡世将河池会议讲话可体会到宋王朝崇尚文治的精神(用文臣统军),与北方尚武的游牧民族金、元对垒,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直到亡国。

  《二十四史外编·胡世将传》接续写道:“时关陕初复,朝廷分军移屯鄜、延诸道,金人入长安,诸路皆震。蜀兵既分,声援几绝。(世将)乃遣大将吴璘出凤翔;郭浩出奉天(陕西乾县);杨政归河池(甘肃徽县),不数日(吴)璘捷于石壁及扶风,金人逡巡不敢度陇,分屯之军全师而还,未几(世将)卒。”宣抚川陕的统帅胡世将带着未赶跑金人的遗憾离开人世,时在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仅五十八岁。其墓葬何处?史志失载。

  据清名画家王原祁:《佩文斋书画谱》卷三十四,书家传十三,P10列有书法家胡世将小传;传后载有下列文字:“《世将集》古今石刻,名曰:《资古录》,所出铁柱铭刻于延真宫,邦人习书多取为楷则。”(《书史会要》)。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