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一本(1539—1617),字国端,号启新,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初任庐陵知县,后迁福建道御史。曾劾江西巡按祝大舟,又劾宰相张居正“假圣旨以塞言路”,后因上《论相》、《建储》二疏极论政弊,遭到明神宗皇帝忌恨而削官归原籍武进。时任常州郡守欧阳东风建“先贤祠”,“旁构‘正经堂’,推钱一本主之”。后参倡复建东林书院并主讲其中。万历四十五年(1617)卒于家。天启初追赠太仆寺卿。著有《像象管见》、《像抄》、《四圣一心录》、《范衍》等共数十卷。 钱一本为官忠正,立朝不畏强权,进疏遣词犀利,直击邪吏时弊,其著名的《论相》、《建储》二疏,磊落光明、酣畅淋漓,是呼吁革故鼎新,整肃朝纲吏轨,令天下人为之击掌的檄文,史称“时廷臣相继争国本,惟一本所言最耿直”。 钱一本学识渊博,授课标旨明经,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其论德根心守:“仁义礼智虽为人所固有,但如不根之于心,便不能生色。”论仁心之本:“仁人心则本体,义人路则工夫。故舍其路而不由,便是放其心而不知求。”论养性之要:必须“存心养性,戒慎恐惧,存诚克己。不知性,无心可尽;不养性,无心可存。”论人性之教:“自诚明,人人本体之明,故曰性;自诚明,人人工夫之诚,故曰教。”古人言“党”,贬义居多,而钱一本对“党”的概念有超越前人的认识。他认为既然自称为党,就有君子之党和小人之党的区别:“人之过也,各于其党,是君子之党,差处亦其是处;是小人之党,是处亦其差处。”认为小人可以有党,君子也可以有党。主张不要惧怕小人以“党”字倾君子,也没有必要以无党自命。他愤言:“后世小人,动以‘党’字倾君子,倾人国,不过小人成群,而欲君子孤立耳。或有命为君子,好孤行其意,而以无党者,其中小人之毒亦深。”因此,他为自己是东林党人感到十分自豪,毫不掩饰“我为党魁”。 钱一本之学,得王时槐者居多。他不但长理学、擅政论,而且对天文地理无不披究,有启新“象数变通之妙,秦汉以来先知者”的评誉,并且是他在东林书院的主讲课程。他的易学理论和成果不但体现在生前,而且体现在逝世后。万历四十五年(1617)寒食节,钱一本预测自己将在桂香登高月迁阴(离世),他经过图系推演,选址在新塘马鞍楼山与百渎山之间,梅堂山之阳“预营兆域”,为迁阴“欛柄”启锁。今武进太湖湾发现的钱一本墓区形制,变幻多端,玄机深蕴,这种完整的易象营构,在全国是首例发现,堪为地面遗存之瑰宝,这是理学家、易学家钱一本致东林书院“盛之中也”后的又一遗世贡献。 注:钱一本,字国端,以往资料误为“国瑞”,《毗陵人品记》等资料及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版《像象管见》、《像抄》皆为“国端”。钱一本万历四十五年卒于家,以往资料误为万历三十七年,今从文献《明儒学案》中“丁巳年九月,月建为庚戌”和《明史·钱一本传》“里居二十五年”推断,应为1617年。 参考资料:《明史·钱一本传》、《毗陵人品记》、《诰赠中顺大夫太仆寺少卿钱公墓表》;《武进人物》进士卷文稿。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