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在中国,只要读过书的人,都知道。 这学校自己也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外介绍资料说,我清华大学,简称“清华”。意思是,“清华”这两个字,我已经用了,别人就不要用了。用了,也是白搭。为什么?我牛啊——我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始建于1911年,初名清华学堂,是当时清朝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清华国学研究院。那时,我就有“四大导师”,名头大得轰轰响,他们是——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梅校长当年说此话的底气,就是因为清华有国学研究院,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因为“四大导师”,清华创办两年后,其声望就超过了早于它创立的同类学校,并且,清华国学院由此开始,建立了中国学术独立的传统。 赵元任(1892年-1982年),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1925年,名列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列。1929年6月,民国政府中央研究院聘其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语言组主任。1938年起,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 赵家是常州读书世家,赵元任是那个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两句诗闻名于世的清代大诗人赵翼后裔。世代书香,培育了他勤于学习的性格。举一个例子—— 小时候,赵元任随其家人在北京、保定等地居住。家里人讲常州家乡话,家里请的保姆,有北京籍的、有保定籍的。他从小好学,就跟着保姆学方言,学会了北京话和保定话。1900年,赵元任回到家乡常州,学会了用常州方言吟诵四书五经。大姨妈是常熟人,伯母是福州人,他又跟着学会了常熟话、福州话。15岁,赵元任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学会了南京话。有一次,南北同学同桌就餐,赵元任居然能用8种方言与同桌人交谈。 读书方面,赵元任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1910年,赵元任17岁时,以江苏南京高等学校预科生身份报考清华留美研究生班。这个班属于官费生,也就是现在的公派、公费留学,录取率很低,全国招考,一共只录取72名。后来成为五四运动旗手、牛气冲天的“我的朋友”胡适之,也就是胡适,就因为考入了这个班,改变了他一生。据载,胡适当时总分名列第五十五名。赵元任比胡适小一岁,但考试成绩却比胡适牛多了——名列总分第二。后来,胡适一直对赵元任很尊重,这是最初的原因。 留学期间,赵元任先在康奈尔大学读数学、物理,后入哈佛攻哲学,继而又研究语言学。1920年回国。 1919年,美国教育家杜威来中国进行为期近一年的学术演讲。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到中国讲学。两位巨擘对中国学界影响巨大,演讲地的报纸,经常把他们的演讲内容同刊一版,以吸引读者。 杜威是胡适的老师,其演讲由胡适担任翻译。罗素的演讲,由赵元任等几位学者担任翻译。正是翻译罗素的演讲,让赵元任的语言天才,得到了学界公认。 罗素到湖南长沙演讲,赵元任就在陪同途中,学会了湖南话。罗素在湖南长沙的演讲,赵元任采用湖南长沙方言翻译,让听众顿时倾倒。罗素与杜威中国之行结束后,学界认为,两位大师的讲学,就效果论,罗素优于杜威。其中,固然有罗素的口才优于杜威的原因,但赵元任的翻译,亦为罗素演讲增色颇多。从此,赵元任自己也决定,将语言学作为终身课题。 1925年,清华大学设“国学研究院”,赵元任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成为国学研究院的四大支柱。赵元任担任《方音学》《普通语言学》《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方言》等课程的教授。1929年,他受聘为民国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兼语言组主任。1938年,他重返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语言学,先后获得美国3个大学的名誉博士称号,并成为世界闻名的语言学家。1945年,赵元任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1960年,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 就在清华任教期间,中国语言学界对汉语的存废,开展了一场学术论争。激进者,要求废除汉字,改变语言的表意方式,采用表音文字,以改造中国。保守者,对白话文嗤之以鼻,坚持文言表达、表意文字表达,以保全国脉。作为清华国学研究院语言学权威,赵元任提出自己的观点——两者兼行。用拉丁表音文字为汉字注音,涉及古代文明的典籍,保留汉字。 为了让双方信服,赵元任写下92个shí shì shī shì的拼音,对大家说,这是一个小故事。结果无人能懂,请赵元任明示。赵元任写出题目《施氏食狮史》,然后写下故事——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赵元任在语言方面的造诣,让清华园内争论双方叹为观止。 赵元任平生最大的快乐,就是满世界认“老乡”。到法国,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对他感叹说:“你回来了啊。战争刚结束,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总算躲过了二次大战这场灾难,平安回来了。” 他可以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表演全国方言,表演路线为—— 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由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从两广绕江西、福建到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最后入山海关返京。每“到”一地,便用当地方言土话,介绍名胜古迹和土货特产。 研究者称,赵元任会说33种汉语方言,精通多国语言。他能迅速穿透一种语言的声韵调系统,总结出一种方言乃至一种外语的规律。因此,语言学界称赵元任为“中国语言学之父”。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