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诗雅(1584.05.14—1643.01.26),字廷顺,号樾林。万历四十七年(1619)中已未庄际昌榜进士。 周诗雅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中进士后,同榜有人到他家中,劝说他去走门路、找关系。周诗雅说:“本来我们就是以文章来取得荣誉和官职的,假如我们靠走门路、取捷径,就像茂盛的茅草去缠附在官宦家的桃李上,你说会产生自己的茅香吗?”于是断然不去平津拜高官。因此,只得到河北的广平去任职。广平这地方,本来是个土地贫瘠、民风粗犷野蛮之地。当时,又碰到辽阳之战败后,贫苦的老百姓出去逃难的已经超过一半人,这确实是很难办的。面对这种困难的实际情况,他采用优抚的政策和方法,首先招徕各地逃难的民众进入广平,同时又在井隆(在今河北)等几个要害关口之地,特别注重囤积粮食,使民众能够安居乐业,吃用不愁。 周诗雅在广平任职时政绩和口碑均非常好,于是,优调到宝坻这个重要的地方。因为宝坻距离边境的喜峰口仅只400里,是守住天津和山海关的咽喉之地。而在这个时候,北方的一些狡猾的侵略强徒心怀叵测地想侵占这地已久。面对重重困难,周诗雅从头开始一一处理,多方筹措资金供给军事用费,兴修水利,挖深沟濠护城,还用柳藤编成城墙,以抗拒马队,又采取措施在各个角落插上各种尖的扦状物,并继续创办习武堂进行训练。 就在这时,宝坻地方的王福、魏汝平响应白莲教,拉起队伍,树起旗帜,连到京城周围都受到骚动。周诗雅想设计把他们除掉,而王、魏是阉党魏中贤手下崔某的庄客。计划泄漏,阉党诬陷周诗雅,说是无中生有、邀功猎名等。周诗雅只得挂冠离任,但他心中愤愤不平,感伤时政,于是,写了《指鹿为马论》。这文章被上林簿里的科员吴某知道后,就拿着文章上告,希望引起皇上的重视。这又被阉党知道,非常愤怒,于是就假托皇上的话,停止周诗雅的俸禄、削职回乡,由地方看管起来。诗雅回家侍奉家亲,使得祖母很高兴,还说:“真是因祸得福啊!”这时,阉党气焰非常嚣张,缇骑四处探查情况,又讹传说松陵的周来玉就是周诗雅,这使他祖母非常恐惧,但还总是教育安慰周诗雅说:“你勿要灰心丧气,只想在人后,认为路途暗淡(憋裾羶途),要继续努力,不要认为是碎玉了。”周诗雅泣拜受教。过了一年,他祖母病故。 后来,以魏中贤为首的阉党倒台,明思宗崇祯皇帝登台(1628),特别查阅了一些宦官的资料及受到宦官祸害的一些臣子的资料,觉得周诗雅是个忠臣。于是,准备提拔任用,开始只是个刑曹,后立即改为户曹。周诗雅一心想尽心尽职地为民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后要调他到滇南去做监考官,他竭力辞去,又以户部员外郎作湖广参议,主要管理湖南。 在甲戌崇祯七年(1634),根据周诗雅的工作实绩和口碑,提升他为督学贵州学政,但他要求回到老家武进奉亲,后得到批准。于是,就和家乡的一些旧朋好友谈笑诗赋,并在家屋后建造一书屋,命之为“退谷”,和弟诗颂经常没日没夜地题诗咏叹、丹铅作画。 周诗雅卒于崇祯十六年壬午十二月初七(1643年1月26日),在崇祯十六年癸未棺停放于泮湖荡之新阡,后和蒋、胡二夫人合葬。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