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投金水河殉国的明末兵部主事金铉

时间:2015-07-02 14:53来源:武进档案馆 作者:DY
金铉(1609—1644),字伯玉,自幼聪慧超常,少有鸿鹏大志,夜以继日苦攻孔孟圣学,时为郡内博学才童。

      金铉(1609—1644),字伯玉,自幼聪慧超常,少有鸿鹏大志,夜以继日苦攻孔孟圣学,时为郡内博学才童。他悟孔子《论语》中“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句,以“不得中行而与之,也必狂狷乎。盖狂狷者,中行之神骨,未有不狂不狷而得成为中行者也”自励,故取狷字为号,称“狷庵”,理想成为孔子所推崇的“神骨中行者”,“以圣贤自期评”。

  天启末年(1627),他十八岁乡试第一,崇祯元年(1628)成为历朝科考中最年轻的进士,出任扬州府教授后“日进诸生,阐濂、洛正学,燕居言动,俱有规格”。一年后奉召人京为国子博士,与史可法、陈龙正等“道德经济,互相勉励”,有“悟千圣之学”乃“明眼导师”之誉。

  崇祯四年(1631),金铉擢升为工部郎中。时因“度支告匮”国库空虚,崇祯皇帝怀疑工部和户部有臣工营私舞弊,委派身边宦官张彝宪总理户、工两部。张彝宪到任后凌驾于两部尚书之上,对不服他统领的臣工逮捕、贬官、流放,工部尚书曹珧因与他争执而被罢官,使得户、工两部人人自危。金铉被张彝宪寻隙中伤,削籍夺职逐出京城。金铉回到武进后,专注于理学的深究。

  崇祯后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朱明皇朝岌岌可危,气数将尽。危难之际思忠良。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朝廷招罢官在乡的金铉出任兵部主事御敌守城。金铉自知此去生死难料,凶多吉少,但仍然义无反顾携妾王氏入京,与在京的母亲和弟弟一家会合,自己受命披甲巡守皇城。当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攻陷大同,逼近京城最后的屏障宣府。三月六日,崇祯皇帝派往宣府为监军的宦官杜勋,与总兵王承允一同出城三十里向李自成投降,巡抚朱子冯守宣府失败自缢殉国。三月十九日,京城被李自成围困。金铉速回家中对母亲曰:“儿受国恩,义当死,母可且逃匿。”铉母章氏答日:“儿受国恩,我不受国恩乎!庑下井,是母亲死所也。”金铉又问其弟:“贼多饵名士,以结人心。弟固才,又负时望,当如何?”意思是李自成为了收买人心,对有才学的名士多有利诱,招降后为他所用,到时候你怎么办?弟答曰:“兄能死忠,弟独不能死义耶尸表示:将与兄同死。金铉速返皇宫上城墙作最后一搏,卫兵传来消息称崇祯皇帝已在煤山悬树驾崩,金铉仰天大呼:“大明毁矣”!然后跪地面北四拜,解下牙牌后瞩卫兵转交其母,自己投城下金水河殉国。

  金铉殉忠后,孙苏门启泰作记相悼:“……公闭户十二年(因疏罢官后时期),读书穷理,甫起官(出任兵部主事),即以致命遂志,人遂以为节士。不知理学、忠节,未始有二。不穷理而自蹈白刃者有之,未有能穷理而不能致命遂志者也。”当年金铉被罢官后“朝士仰其贤,荐章屡上”,而“公绝不问”,他没有为自己的仕途而折腰求出。但在明知大明不保、无力回天的局势下,能置自己及全家生死于不顾,临危受命出为兵备,这正是金铉忠节之贵,孙苏门最为钦佩之处。南明时,福王赠金铉太仆少卿,谥“忠节”。清顺治朝增谥“忠洁”并建祠以祀。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