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山高水长君子风:著名书法家钱小山先生二三事

时间:2015-08-02 14:57来源:未知 作者:李业文
钱小山先生离开我们已24年了。他那仙风道骨、温文儒雅的形象,那诗礼传家、渊博丰富的学识,那从容淡定、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一点一滴,汇成了一则则故事

 

      钱小山先生离开我们已24年了。他那仙风道骨、温文儒雅的形象,那诗礼传家、渊博丰富的学识,那从容淡定、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一点一滴,汇成了一则则故事,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上世纪70年代末,常州民盟开始恢复活动。藉著名诗人、书法家钱小山先生的声望,戴元俊、胡一飞、郑珩、程舍予、言亢达等书画界人士接踵而至,以至到80年代中叶,民盟文化支部几成常州文化界的“半壁江山”。大家聚集在一起,谈论的不仅是政治,还有诗词文章,评弹滑稽,而更多的是金石书画。久而久之,这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个圈子,成了一个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送书画下农村、进工厂、到军营的传统。

  那时,改革开放刚起步,知识分子对金钱的态度,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而社会上对书画工作者的劳动,也不当一回事。送书画下乡时,钱老每次都是10副中堂或对联。但有一次,在青龙乡某电子器材厂,钱老一口气写了15副中堂对子,够吃力的了,可老板还嫌少,又捧上一札宣纸要钱老的“墨宝”。这让钱老为难了,他委婉地摇了下手说:“这纸留着下回吧。”老板不依,竟大言不惭:“嘿,老老头不就是个写字佬吗,肉麻当有趣。”我们听了都有点怒火中烧,但修养极高的钱老不但不生气,反而低声和气的劝慰大家,往后碰到这样不明事理的人,不要一般见识,也不要斗气伤感情。

  在钱小山的影响下,民盟书画活动一直很活跃。

  某年底,民盟常州书画会赴新闸镇开展送春联下乡活动。钱老也去了。书画家们见钱老在场都十分卖力,写呀、绘呀,一刻钟也不想休息。傍晚检验成果:会场上的讲台前林林总总堆了一大堆。镇领导十分满意,让文化站犒赏书画家每人30斤糯米、5斤萝卜干、10斤芹菜,外加一条大鲤鱼。回程时,小山似的礼品和12位书画家堆积在一部小面包车上,手脚都动弹不得。车子一发动,车上喜洋洋、乱哄哄,这袋米我的,那条鱼他的,怎么我的萝卜干踩在老兄的脚下了。钱老挺幽默:“今朝我们岂不是东洋鬼子下乡来?”一句话,逗得大家前俯后仰,笑语掌声一片。这是农民和书画工作者心灵上的双赢,时隔有年,讲到话头上大家都记忆犹新。

  钱老是书法家,大凡有请都慷慨应允,从不惜墨。这里再举一则钱老为某服装厂写招牌的事情,充分体现了他的品格高远。那次盟内的书法家欲谈招牌佣金,老板未有表示,故书法家不愿意写,捧着宣纸的老板一时尴尬不已,钱老看到后信手写下解了围。临上车时,仓库保管员匆匆赶来,问钱老钱师母的上装和裤腰尺寸,钱老连连摇头,风趣地说:“80岁的老太婆着西装?算了。”人齐了,关上车门。钱老语重心长地讲了几句话:“我们是盟员,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身的形象。书画家是文化人,要自尊自爱,不要摆架子,耍威风,要是为了钱,这样的活动以后可以不搞。不要为了钱丢了常州民盟的脸!”掷地有声的告诫,让车上的同志哑口无言。钱老用自身的言行,给盟员书画家上了一课。

  钱老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是新中国常州第一任文化局局长(至今钱老家属还保存惠浴宇省长签发的委任书),长期担任民盟常州市委主委、市政协副主席等领导职务。他站在思想政治的前沿,在处理好政务外,常以炽热的情感、缜密的观察,以诗行文表达与党和祖国共同进步的心声。记得是1989年初,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联合举办“喜迎国庆四十周年”征文活动。一日,常州日报记者刚上门取走“新出炉的煎饼”(钱老语),广播电台女记者来了。钱老意味深长地说:“里的货掐完了。”枯坐在藤椅上不语,闭目养神。站在一边的我,有点儿纳闷:“钱老?”忽然间他站了起来,时而踱步、时而皱眉、颇像十月怀胎的孕妇,苦闷和欢愉全到了脸上。我跟随他8年,知道国家或市里有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钱老总有诗词发表。钱老对诗对祖国一直怀有特殊的感情,他15岁时就立下志向,以诗为人生乐趣,自编了《结网吟》诗集。步入诗坛后,为弘扬民族文化,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和常州日报等报刊发表了近万首诗文。步入晚年才以《埙篪集》、《小山诗词》集结出版。他在我国文化、新闻界也结交甚广。夏承焘、唐圭璋、吴仞之等众多文化名人,是其谈诗论道的诗友。著名诗人、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在给我的信中曾提及“……10年前,到常阅览博物馆所藏书画。惟于钱小山先生相遇酬唱为乐。想钱君定当健康依旧,如遇望为致候。”1985年10月,著名诗人、语文教育家、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刘征来常州教育学院讲学,两人坐在苏东坡洗砚池边,诗词谈得十分投入,众人都上车了,这才发现还有两位掉队的诗友。沪上掌故大家郑逸梅也是钱老诗坛知音。有一回他给钱老写了“流水悠悠七里春,白公堤草见朱轮。余年风细山塘畔,冷落桃花吊美人。录旧作游虎丘诗以博小山兄粲正。”郑逸梅的诗稿,我见之爱不释手。钱老会意我痴迷,也网开一面,代呈郑老写来诗稿,只是“小山兄”改成“业文同志”罢了。

  还有一件事。1983年初,我刚调来民盟时,手头上曾有一幅谢玉岑(钱老姐夫)、郑曼青合作的条幅。顺便去了趟钱宅,请钱老鉴定真伪。钱老为之一惊,也很开心,连连说:“真的、真的!”边说边抄录下画中的诗句。钱师母伫立一边,也笑盈盈地说:“玉岑死得早。玉岑的东西谢家也不多见。留下吧!”当时,我也动心了。心想不就是20块钱(当年从某裱画师手中购得)嘛,做个顺水人情吧。随手将画送到钱师母手里,殊不知,钱老却十分生气:“什么话!”转身又交回到我手上。当时我十分尴尬,带上画走到府东巷画家程舍予家。舍予听我一说,哈哈大笑,“这好办,你让谢玉岑的儿子伯子收下,转请谢老稚柳先生给你写幅字。钱谢是书香世家,堂堂君子绝不会让你扫兴。假如谢老兴致来了,画幅画给你,这不是件两全其美的好事?”事后,谢稚柳先生回赠我《梅兰竹石图》。钱老知道后,付之一笑,谢我办了件好事。

  今年是农历马年,是钱老的本命年。回想1991年某月,钱老已基本不出门,但听到民盟江苏省委办书画展,他还从床上勉强起身,叫民盟市委机关的卞可为同志扶着写了一副中堂,字写得有些斜,但却苍润老辣、洒脱无羁。临终前,还写过一首词,其中有“梦中天地阔,还似马腾骧”两句,这不正是钱老志在千里、乐于奉献的自我写照吗?(文/李业文)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