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薛筱金老人,是一名武进中医医院的退休职工,也是一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立下两次三等战功的老兵。他右耳戴着助听器,但无论是从精神、面色、身形来看,都不像是迈入80高龄的老人,而且他反应灵敏,说话语速很快,走起路来相当稳健。对于现在的退休生活,薛老洋溢着一脸的幸福与快乐。 从骑游中找寻快乐 薛老当兵复员后回到武进老家,到当地的牙科联合诊所(武进中医医院的前身)师从李挺德医生成为一名牙医,工作了39年,于1996年从武进中医医院退休。 2000年,薛老在村民王培生、薛松金的鼓励下,加入了湖塘老年自行车骑游队,后来加入了常州市老年自行车骑游队红梅分队,队里的骑友由当时的30多人慢慢发展到现在的近200人。他们先后骑往温州、哈尔滨、长春、海南、郑州、西安、延安等地,骑友中年龄最小的50多岁,最长的80多岁。骑行时,他们穿着统一的红色队服,头戴骑行帽,精神抖擞,队伍十分壮观。薛老由此结识了很多朋友,骑行路上相互照应,沿途美景驻足欣赏,并用随身携带的相机拍照留念,休憩时来一壶热茶谈笑风声,真的是惬意至极,流连忘返。 让薛老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去往辽宁丹东的骑行。2012年,已经77岁的薛老代表常州去丹东市参加“全国第二十届老年自行车展示会”进行成果交流,从常州工学院门口出发,途经如皋、海安、灌云、连云港、日照等地,一路骑行19天才到达目的地。鸭绿江畔,他完成了故地重游的梦想,也留下了他和队友矫健的身姿。会上,薛老骑游到全国各地的地方邮戳和照片被展出,得到了骑友们的认可和夸赞。 过往经历成美好回忆 在薛老的记忆里,16岁就光荣参军是他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尤其是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立下战功的这段经历。他的事迹曾被成都国防时报社在《志愿军老兵回忆录》中进行过报道。 1951年3月6日,当年16岁的薛筱金离开家乡常州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68军202师政治部和606团当68军军长张铚秀的警卫员和通信员,1951年6月开赴朝鲜抗美援朝,直到1954年才回国。在朝鲜服役3年半,后部队驻扎在江苏新沂,薛老先后获得三等功两次。当了7年兵后,1957年复员回到了常州。 翻阅着厚厚的相册,薛老沉浸在灿烂的年华里。从意气风发的年轻小伙参军,直到复员成为一名牙医至退休,已匆匆数十年,人生往昔仿佛电影,一幕幕呈现在眼前。激动之余,薛老找出了当年的立功证书、喜报和军功章,诉说着老兵的故事,豪情依旧。 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薛老始终认为:“人的这一生既漫长又苦短,人,要学会适应时代,要摆好心态,无论是工作还是吃喝玩,任何事情都不要过分。”作为立过功受过奖的军人,他复员后并没有享有特殊的照顾和优厚的待遇,而是一切从头开始。 他曾是一名部队的文字打印员,学历层次不高,复员后却通过业余大学口腔班的学习和师从湖塘镇最早最有名的牙医李挺德,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牙医。他恪守医德、兢兢业业,顺利地完成事业之旅,又把自己投入丰富多彩的社会摇篮。 对于薛老来说,退休不是人生终点,而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他辛勤耕种,担水浇菜百来斤不在话下;他喜欢读报,戴上老花镜,新闻轶事纵观天下;他爱好唱歌,眉飞色舞自我陶醉;他走进老年大学,学有所乐。现在,除了暑假寒假,他每周出去骑游一次。 幸福的生活来自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家里的老伴和儿子儿媳都非常支持他,让他拥有了愉悦宽松的空间,而闲暇时间,他也力所能及地照顾家庭。作为一名退休老人,他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珍惜并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