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要买一头牛,想它耕田好种豆。妈妈要买一只鸡,想它天亮高声啼。姐姐要买一只猫,想它赶着老鼠跑。哥哥要买一只狗,想它牢牢把门守。我也要买一匹马,想它驮我去玩耍。 上面的文字,说是诗,肯定遭到嘲笑,因为这诗连油都打不上。如果说是一首儿歌,那肯定是够格的,而且,还很有童趣。 这首儿歌,刊发于1925年12月上海《小朋友》杂志第195期。其作者,说来真不能让人相信,是有“红色特工”之称、据民间排行在中共十大特工中名列“第五条好汉”的潘汉年。 是呵,想想也滑稽,一个被斯大林誉为“中共的情报工作算得上第一”的共产党高级特工,一个整天穿梭在枪尖刀刺、应酬于酒池肉林,倏尔风流倜傥,倏尔鬼神难测,倏尔暗夜喋血,倏尔情场文弱的百变之人,年轻时怎么会有如此有趣的心境? 其实,从本质上判断,潘汉年,就一书生而已。其他任何的表现,不过是他报国的形式。如果有看官不信,再抄几首诗看看—— 1942年9月《梦游玄武湖》《步前韵》两首: 紫金山下着清秋,鼙鼓声中访莫愁。断壁残垣增怅惘,丑奴未灭不堪游。 栖霞夜雨秣陵秋,旧日山河故国愁。遥拜中山魂欲断,低头潜入白门游。 1943年8月17日《秋感两绝》: 一年容易又秋风,目尽孤鸿故国中。万里征尘归有梦,天涯飘泊断肠同。 风雨萧萧戍堞湫,惊秋雁阵落江洲。夜寒如水征衣薄,闭户挑灯写客愁。 有谓“诗为心声”,意思是,国人的语言,很多时候是不能当真的。唯有诗,出于心灵,无法骗人。刘邦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曹操的“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毛泽东的“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就是例证。潘汉年诗中所露,只要稍有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不难体会他的家国之叹、书生之心。 喜欢抬杠的人可以这么驳诘——既然大家都说“诗为心声”,相信诗歌语言不能造假,凭潘汉年能骗过汪精卫、骗过日本人,骗过戴笠的聪明脑袋,不正好利用这一点,作假骗人吗? 潘汉年的聪明,毋庸置疑。然而,用诗歌骗人,却是他那个聪明脑袋没有想过的。换言之,他用过无数骗人的办法,骗过许多比他笨的人,独独没有想过要用诗歌来骗什么人。如果不相信,我这么说给你听: 潘汉年是上海著名文学社团“创造社”的成员,以新诗创作进入文坛。1923年10月12日、11月12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接连发表了潘汉年三首新诗,题目分别为《不敢》《怅惘》《可怕的路》。其时,潘汉年18岁。据统计,他一生创作有近20篇短篇小说、几十首新诗、百余篇杂文,散见于各刊物。作为一个作家,这个成绩已属不错。 参加中共后,潘汉年因创作实力与文坛的影响力,被江苏省委任命为上海文化工作党团干事会书记、被中宣部任命为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与鲁迅经常接触,组建过上海左联,领导过左翼作家。因此,他的作家与中共文化领导的身份,文化界都知道。 至于潘汉年的旧体诗,则除1943年在淮南新四军根据地的《拂晓报》上发表过三首外,他处未见。如不刻意研究,常人不会了解。后来之所以为人所知,完全出于意外。换言之,他的“诗为心声”之诗,从来没打算发表,也没有用“心声”骗人的必要。 前面所说之意外,是1955年4月,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潘汉年,在北京参加中共全国代表会议期间,因“内奸”问题,经毛泽东亲批,被捕入狱。于是,缇骑四出,到处查抄与他有关的文字档案。其中抄到一个笔记本,录有50余首旧体诗。这些诗均为手稿,由潘汉年本人工整抄录,有几首还是毛笔楷书,抄录在16开白纸上。内容大抵是个人抒情述志或是酬赠友好的即兴之作,其中有些诗,显然不足与外人道,后来还作为罪证。如1943年,新四军三师保卫部长杨帆被饶漱石逮捕入狱,时任华中局情报部部长潘汉年主持审讯后,知其被诬,但一时无力拯救,赠送的《怀炎》一诗—— 细雨寒风忆楚囚,相煎何必数恩仇。无权拆狱空叹惜,咫尺天涯几许愁。 中国人有“蚌病成珠”一语,意思是本来砂子入蚌肉,是痛苦之事,没想到却因此产出了耀目的珍珠。潘汉年的诗人本质,本来不为世人所知,待到“内奸案”平反之后,档案解密,其诗作之光芒蓦然闪现,人们意外发现,他的诗歌作品,真实地体现了一代人的家国情怀,为其革命家的形像增添了一抺风雅之色,真可谓“蚌病成珠”的典型。 潘汉年之经历与功勋,谥“无产阶级革命家”当之无愧。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中,诗人很有几位。比较而言,潘汉年的旧诗创作及创作心态,堪称一流。假如说,有些革命家创作诗歌,还有些许发表后让他人赞叹其才华的想法,潘汉年绝无此意。仅此一点,品位高下,即有分野。 关于诗人的本质,定义颇多,我以为,只要两个字就可以概括:“爱人”。一个诗人,如果不爱自己的同类,对亲人、朋友、同仁及人类没有爱心,不能称为“诗人”。潘汉年一生可谓腥风血雨、生死瞬间,然而,其旧诗所表露的情感,宛如赤子,诚挚感人。处理杨帆案时,用旧诗表达同情,已为“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无法容忍。狱中,他对妻子董慧的思念,则更是抛弃了所谓“革命家”的面具,字字蕴情,感人至深—— 千里驰书一片心,巫山遥隔白云深。朝思暮念夜成梦,月黯花愁空断魂。纵死不辞称所爱,此生何时复相亲。天摇地动倒流水,但愿冬寒化异春。 多说一句:潘汉年,常州府宜兴县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1906年1月12日),逝于1977年4月14日,享年71岁。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