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无愧神童吴祖光

时间:2017-05-06 09:21来源:未知 作者:高进勇
吴祖光诞生于1917年4月21日,原籍武进,出生在北京东城小草厂的一座四合院内。其祖父吴殿英,曾任职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参与策划洋务运动。

      吴祖光诞生于1917年4月21日,原籍武进,出生在北京东城小草厂的一座四合院内。其祖父吴殿英,曾任职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参与策划洋务运动。其父吴景洲,早年就读于浙江大学堂、湖北方言学堂,毕业后在辽宁辽阳县任中学英文教员。后由舅父庄蕴宽推荐在北洋政府内务部任警政司第三科科长。1924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驱逐出宫,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其任兼职顾问。1928年,他辞去北京市政府秘书之职,专职在故宫博物院主编《故宫周刊》,并任院长秘书兼代总务处长等职。1934年,国民党上层人物内部因争权夺利,制造了“故宫盗宝”冤案,吴景洲遭受株连而被迫辞去故宫的职务。1935年始,转辗于湖北、四川等地曾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简任秘书。抗战胜利后,任行政院参议,并兼任上海敌伪逆文物整理委员会委员。1948年辞职。解放后,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吴景洲多才多艺,工诗词,善书画,尤精于文物鉴赏。因此,吴祖光家学深厚,学识渊博。

      吴祖光幼时从祖母处开始文学的启蒙。在北京孔德学校读小学和中学时,即读了大量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他回忆说:“从我有了阅读‘闲书’的能力的时候起,同许多年青人一样,我便常常撇开了学校课业的研读,被‘闲书’占去了我大半的时间。”以后,他又广涉历史等书籍,为他的文艺创作做了知识的准备。

      1935年,吴祖光进入中法大学文学院就读,同年,开始发表小说、散文。次年,吴祖光的表姑父余上沅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校长,看中吴祖光的文才,邀他去戏校担任秘书。19岁的吴祖光从此走上了社会。1937年至1941年,吴祖光在该校担任校长秘书和最年轻的讲师,讲授语文和中国戏曲史。

      吴祖光1937年开始创作剧本,1941年离开国立戏校,在重庆中央青年剧社、成都剧艺社任编导。他在回忆过去的创作生活时,写道:“从1937年芦沟桥事变以前,我在长沙写出第一个话剧剧本东北义勇军战争题材的四幕剧《凤凰城》开始,到1947年夏天,整整十年当中,我一共写了十二个剧本。”

      他创作的《凤凰城》成为全国戏剧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在那时演遍了前线和后方,甚至远及港澳海外,影响颇大。

      吴祖光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剧作,影响深远的还有《正气歌》、《风雪夜为人》、《牛郎织女》和《少年游》等。

      五幕历史剧《正气歌》,讲的是,南宋偏安江南,权相贾似道在元兵南下,国难当头之际,歌舞淫乐,陷害忠良文天祥的故事。剧本着重歌颂文天祥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意在引导人们透过历史的“烟幕”,正视现实的民族斗争,认清投降派祸国殃民的危害性。此剧在上海“孤岛”演出时,经久不衰,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映。剧本由开明书店1941年11月出版。

     《风雪夜归人》是四幕话剧,吴祖光创作于1942年,由开明书店1944年出版。写的是京剧男旦魏莲生和官僚姨太太玉春的恋爱悲剧。作品在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中,提出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反对封建精神枷锁和伦理等级观念的重大命题,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剧情凄楚动人,结构精炼,既重人物又重情理,富有诗情之美。作品发表后,重庆文坛曾称此剧是“愤怒的雪花”。因此,身在重庆的周恩来曾多次前往观看,他非常赏识《风雪夜归人》。当有人向他反映吴祖光在抗战期间写爱情戏,是思想不积极。周恩来则认为:此剧通过揭露军阀压迫妇女,表达了反封建的主旨,应该肯定。

      三幕八场话剧《牛郎织女》,是吴祖光作于1942年的力作,次年7月公演。他对传统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加以改编,通过牛郎经历“人间——天上——人间”的三部曲,曲折地反映了国统区现实的黑暗和作者的苦闷、哀怨和追求,告诉人们:生活中有得也有失,关键在于创造;要在踏踏实实的劳作中去实现美好的理想。剧作通过大胆的幻想赋予神话以崭新的诗情和哲理,别具风采。此剧上演后,获得剧坛的广泛好评。

      吴祖光另一部三幕话剧《少年游》,写的是在日伪统治下,北平城内一群男女大学生毕业前后各自经历一次人生道路的抉择。作品把重大的家庭变故与抗敌斗争放在幕后,通过几个性格各异的人物之间的思想感情的种种纠葛,琐碎而平凡的生活描绘,展示了人物内心的波澜,透示出大时代的风云。他刻意追求“素描人物”,以轻松愉快的幽默笔触,表现严肃的主题。剧中人物语言妙语连珠,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力和具有独到的艺术风格。

      在解放战争时期,吴祖光的代表作《捉鬼传》是三幕话剧。剧本以钟馗捉鬼的传说加以发挥而成。作者采用荒诞的手法,借传说故事,对现实社会痛加抨击,使那些达官贵人真相毕露。富在于谐,嬉笑怒骂,具有强烈的战斗色彩。

      1944年后,吴祖光担任《重庆新民晚报》副刊编辑。次年,他在副刊《西方夜谭》率先发表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影响深远。

      抗日胜利后的1946年,吴祖光在上海创办《新民报》“夜光杯”副刊并任主编。刊登许多声讨国民党的反动政治的文章。次年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逃亡香港。在港期间,任大中华影片公司、永华影业公司编导。拍摄了《国魂》、《莫负青春》、《山河泪》、《春风秋雨》和《风雪夜归人》等电影。

      新中国成立后,吴祖光从香港回到北京,参加电影、话剧事业的初创。曾任中央电影局和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戏剧研究院、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北京京剧团以及牡丹江文工团编剧和导演。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五十年代初,吴祖光创作了反映纺织女工生活的电影《红旗歌》和儿童剧《除四害》等作品。1954年后,他导演了电影《梅兰芳舞台艺术》、《洛神》、《荒山泪》,为梅兰芳、程砚秋两位京剧艺术大师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1955年,吴祖光出版了《风雪集》、《海棠集》和《艺术的花朵》三本散文集。

      1957年,吴祖光被错划成右派,1958年送到北大荒劳动改造。他面对不公正的待遇,乐观平静,只是埋头工作。他写出了京剧剧本《夜闯完达山》、电影剧本《北大荒人》、话剧剧本《卫星城》和《回春曲》。1961年,回到北京,又在实验京剧团写出了不少剧本:《三打陶三春》、《风云配》、《咫尺天涯》、《凤求凰》、《武则天》、《踏遍青山》、《蔡文姬》、《闯江湖》、《三关宴》等,为新中国的文艺事业奉献了赤子之心。、

      1963年,吴祖光和妻子新凤霞合作改编了评剧《花为媒》,成为评剧舞台上的成功佳作。周恩来曾赞扬吴祖光是“有神童之称的剧作家”。并宣称:“我在文艺界有两位最好的朋友,一位是曹禺,一位是吴祖光。”

      在“文革”期间,吴祖光被挨斗、受批、抄家,关进牛棚,隔离审查多年。在“五七”干校,他断断续续创作了100多首旧体诗词。

      1979年1月,吴祖光调至文化部艺术局,专事创作,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到写作中。1996年,他整理精选出260万字的剧作、散文、杂文之类文章,结集成《吴祖光选集》一套六本。1997年11月,出版了电影文学剧本《新凤霞传奇》这部书,吴祖光倾注了一生的感情,写了整整8年。接着,《吴祖光诗词选》、旧诗合集《枕下诗》也先后出版。还有散文集《解忧集》、《风情小集》,论文集《吴祖光论剧》和《吴祖光剧作选》。

      吴祖光道德高尚,淡泊名利,心地善良,乐以助人。他是心口如一,对国、对家、对人、对事都是公正无私的人。他把家藏的字画、古董悉数捐献给国家;动员妻子新凤霞把戏衣都奉献给国家;把从香港带回的钱,在北京王府井买了最好的一所四合院也捐献给国家。自己落得两袖清风。

      2003年4月9日,吴祖光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