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上海中医学院首任院长——丁济万

时间:2022-05-22 11:17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程协润
丁济万(1903-1963),名秉臣,近代中医学家。生于上海,祖籍孟河。是传承孟河丁门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丁甘仁之长孙,丁门嫡系亲传弟子,亦为一代名医
     丁济万(1903-1963),名秉臣,近代中医学家。生于上海,祖籍孟河。是传承孟河丁门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丁甘仁之长孙,丁门嫡系亲传弟子,亦为一代名医,蜚声上海,于医学颇有心得,并热心于中医教育事业。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及上海国医学会理事长,并主持上海华隆中医院,南北广益善堂等机构。丁济万历任民国考试院的考试委员,卫生部中医委员,军统局医官,上海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国医学会理事长,上海济社理事长,华隆中医院院长,上海中医学院院长,以及国大代表。其临证经验极为丰富,尤精内、外、妇、儿诸科。曾整理出丁甘仁之医案,新中国成立前就移定居于香港,后一直在香港及台湾行医。
     丁济万在临床上根据湿温病的不同阶段,采用六经和卫气营血合而辨证的方法,并附少量医案说明丁氏辨证细腻、用药轻灵的特色。湿温之证,在温病中比较特殊,温是阳邪,湿是阴邪,湿与温合,或从阳化热,或从阴化寒,所以,要根据湿温的变化或从伤寒辨证,或从温病辨证:邪在卫、气,按三阳经治法,湿胜阳微,按三阴经治法,邪热从阳入阴,按温病热传营血治法。其次,湿温主要病变部位在中焦脾胃,三焦的症状无不与脾胃病变有关,所以要兼顾中焦,配以化湿健脾之法。湿温病是湿热之邪侵袭人体所导致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一类疾病。丁济万本着"辨病机,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六经体系及卫气营血辨证,大大丰富了湿温病的治疗方法。
一、上海名医
     丁济万是孟河医派在上海丁门学派民国年间的代表人物,中医泰斗。在丁甘仁去世不久丁济万就执掌了丁门家业后,成了上海滩上数一数二的上海孟河名医。在民国年间,丁济万3个字在上海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乎不知道丁济万3个字的就不能算地道的上海人。叫黄包车只要喊丁济万就可以,不必说地点。丁济万诊所病人是相当多的,一天看一百多号病人,也不算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丁济万不以为苦,大有多多益善之慨。他开的每张药方子百分之九十九是嘱咐病人先服一帖,服得好再来服一帖,一般不开3服4服。所以,病人不来则已,一来就得等到后天再来光临,并且时常在报端见到丁济万的启事和作品,甚至请客宴友,也不司空见惯。以此,病人多上加多,诊所忙上之忙。这里来的病人高贵者之多,往往以择号为阔绰,一些达官贵人为能早日看病,都愿意诊金加倍计算,有的诊金之外还要送一些高档礼物给丁济万,都被丁济万一一拒之以外。丁济万家学渊源,三世名医,以此家道颇丰,进出必备汽车,登高堂大厦,佣丁济济,成为当代上海滩上的一流名医,诊所与家里有病家题赠的匾额,并挂满于客厅墙壁之上,看起来十分显眼和招人眼球。
     1、中药医疗:丁济万用量药较呆板,像黄郁金1钱5分,杏仁3钱。丁济万用药大多守于丁甘仁法,不过淡豆豉改用清水豆卷,柴胡多用银柴胡而已。每开一方中药方花时约2、3分钟,以此丁济万方笺之药,各有一定次序,所以免重味也。丁济万所开药方11、12、13味为多。开方有门人轮流,开方时要高声朗诵唱方,唱方时要有板有眼。丁济万脉案必有气化阴阳之病理,像肺血则说木火升腾,肺络损伤,痰瘀逗留不化,结尾又有治法和解,宣化,清解达邪。有预后者,有引古人语者,有述主诉及求诊目的者,有述鉴别诊断者,有述治疗转归者。丁济万服膺南京张简斋,中药方中多苡仁、冬瓜子、杏仁、象贝、神曲,方剂必是煎药。丸药多入煎,喜用炒药,不喜介绍西药,更无论西医,诊断多用中医法,大半靠经验之丰富。介绍门人进去做学徒是比较困难,必有相当关系与有面子的人,且须举行隆重的学徒仪式,进去了一无所事;丁济万出诊时,必须有2个门人跟着,一人开方携皮包点钞票,另外一人就照电筒,准备酒精棉花,给丁济万擦手。开中药膏方时,丁济万大方庄严价贵的多,中药膏方一般都由门人代拟,彼不过略事增损。膏方完全旧式,深晰病家心理状况,所以能令病人绝对信任的本事。门诊在每日10时以后,出诊在下午4时后,星期日不坐门诊。丁济万善背诵《内经》《温热经纬》诵之烂熟,处方力求普遍稳妥,在就诊时喜欢唱方,出诊时更喜欢背诵《内经》等。
     2、个人生活:丁济万非常考究与讲究,每餐比较丰肴,西洋参代替茶水,已没有什么稀奇,闲时也哼几声京腔和看几场电影消遣一下时间。丁济万穿的都是一些高档衣料,外着件马夹,足穿白底黑缎鞋。对吸香烟是一种装饰品,看病挂号有账房专司其事,其诊所在凤阳路人和里,诊所的里外都高挂“孟河丁甘仁长孙“的诊疗招牌,很招人眼球以招揽病人。丁济万药方子上对病人都称呼奶奶、小姐、先生等。丁济万有时与朱鹤皋、石筱山,以及闻人吴开先、杜月笙、黄金荣做一些善事等。总之,上海中医学界分派是行规常有之事,像丁济万这种上海少见的大名中医,如是出系同门而出名生活趋向极端,与沪上其它一些名中医相比,个人生活上讲一些派头和外出巡诊讲一定排场是不足挂齿的。
二、一帖成名
     1923年,丁济万在上海滩上开始独立行医应诊时,挂是“小号”,因为,其祖父丁甘仁在上海医名卓著,身价倍于其他名中医,丁甘仁诊费1元2角,丁济万当时小号诊金就设定2角,每日下午当祖父出诊时,他便继续接诊其他病人。丁济万独立应诊后,因声名终究不如祖父,起初医业平常。
     某一的天下午,有一贫者前来诊所求诊,因病人已经昏迷不醒,无法亲自前来看病,希望丁甘仁出诊。但正是不巧刚好丁甘仁不在家,出门巡诊去了,出诊费为12元,当时上海警察一个月的俸禄才只有8元。因病家人贫不能敷,一时也没有了主意,只能流泪满面苦苦哀求。丁济万听闻后,心怀恻隐,慨允出诊。当时天正在下雨,他就手撑油布伞,足履雨靴,与随丛跋涉就去。
     病人所患的是一种温病,已见危象,丁济万为之悉心诊察,着意处治。谁知病家一贫如洗,根本无力筹措药费,除叩谢外只能听天由命。丁济万怀揣慈悲之心,吩咐家属到丁家开设的某药店免费取药,药价记入丁府帐上。并告之说:此乃一服“扳药”,这是南方俗语,意为起死回生在此一举。服后病人若能醒能汗,还有一线希望,则明日还可以再来邀诊;如扳转不回了,则生还渺茫,则敬谢了。
     次日,丁济万正在诊所看病,病家数人来到诊所丁宅跪于阶下,连连叩首,说:“丁先生救命之恩,一家难忘,特来叩谢。”原来病人高烧已退,神志苏醒,且已能进食。丁济万见一剂起沉疴,心中大慰,遂连续出诊,再接再厉,终至痊愈。丁甘仁听说后,察其用药,面露喜色:“孺子胆大而心细,他日必成名医也。”由此,病家口碑相传,盛赞小丁先生的医德医技,称小丁先生是“活仙人”,目见者,耳闻者,百口如碑,远近就医者日众,竟至继承祖父丁甘仁遗风,此时, 丁济万已成为了上海滩上一位名中医家了。
     1930年,丁济万斥资开办了华隆中医院,并自己担任了中医院院长,中医院的医务人员则大多是上海中医学院的毕业生。当时正值长江、淮流大水为患,疫病流行,许多逃难到上海的贫民贫病交加,看病很困难。丁济万看到此现象,就决定医院实行施诊给药,不但不收诊金,还要送药一贴。对于特别贫苦的病人,连住院也实行免费。华隆医院的慈善之举得到了贫民百姓与社会名流的赞赏,也体现出丁济万体恤为民慈善之心。正如丁济万在《华隆中医院创办宣言》中说:“疾痛病苦,人所难免;延医服药,势所必然。不幸而远客他乡,呻吟床第,举目无亲,谁为侍奉……敝院有感于此,不惜巨大牺牲,替公众服务。开办以来,多蒙社会人士赞许,诊务日益忙碌,战战兢兢,以顾恤民生强健民族为惟一目的。”
     丁济万执掌了丁门家业后不久,在上海上层社会活动频繁,常常斡旋于各医派系与党政军之中,若即若离中进退自如,故受到医界同仁的一致推崇。丁济万不仅卓有成效地继承了祖父开创的中医事业,而且还进一步发扬光大,兴办华隆中医院,将中医专门学校提升为大学,创办《卫生周报》等等。他还屡任要职,先后担任上海中医学会会长、上海市中医师公会监事长、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委员会委员、国大代表。
三、医终香港
     1949年春天,丁济万迁居香港行医,并开始设诊于香港昌元堂,以后又自己开设“万昌堂”于香港湾仔洛克道。他医术精湛,又热心参与社会活动,在香港声誉盛极一时。先后担任“港九中医公会永远会长”、旅港“苏浙同乡会”常务理事,1960年任“湾仔街坊福利促进会”监事及“祟孝励先会”会长等职。1961年丁济万发起筹款购置香港中医师公会会址,被选为香港第五届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兼医疗研究院董事长。1963年3月丁济万住院割治血瘤,4月17日凌晨一时正病逝香港养和医院,终年60岁。丁济万一生都在弘扬中医药﹙学﹚术的事业,成为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药﹙学﹚术临床大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为开拓与弘扬丁门中医药﹙学﹚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曾有丁济万的学生为此事专门作诗一首:
初生之犊猛于虎,
老丁掀髯笑不如;
诊室阶前崩角谢,
成名温热奠基初。
     这是对丁济万一生最好的真实写照。
     孟河医派四大家族之间,通过通婚、合作和师徒等关系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各派不分门户,互相交流,培育后人,促使孟河医派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中华民族的社会之上。孟河医派和常州学派、阳湖文派等其他四大学派并列,成为大名鼎鼎的清代“常州五大学派”,孟河医派学术也由此得以风靡神州。
     孟河四大名医药家取得这些历史性成就,孟河医派主要根植于儒家文化的中医沃壤,他们不论在当时有多大的压力之下,坚持中华民族传统,坚定继往开来,弘扬中医大业,为孟河医派形成了一种特定中医学流派文化,奠定了载入史册的基础。孟河医派文化的医德医术可以让国人为他们喝彩,他们的骄人业绩可以让民族为之骄傲,他们的医疗医著可以让世人亲眼目睹,孟河四大医派后人与传人,已将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医精髓传承至世界各地,孟河医派四大名医药家中医药﹙学﹚文化将在世界各地传承流芳百世。文/程协润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