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无与匹敌孟河御医马培之

时间:2024-08-23 10:45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程协润
孟河马派医学延续时间之久远,培养传人之多,学术成就之丰硕,一脉相承之紧密,实属世界罕见。孟河马培之为慈禧诊疗后就闻名了华夏


 
     孟河马派医学延续时间之久远,培养传人之多,学术成就之丰硕,一脉相承之紧密,实属世界罕见。孟河马培之为慈禧诊疗后就闻名了华夏,孟河马派的传人互相交织,相辅提高,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了辉煌中华的清代常州五大学派——孟河医派文化。
     马培之:(1820~1903)名文植,字培之,晚年号退叟,常州孟河人,祖上曾是安徽,所以,当年,被慈禧称为马徵君。其祖上来自明代马院判起即世代医业,自幼就随祖父名医马省三习医16年,尽得真传。后又博采王九峰、费伯雄名医学说,费伯雄年长马培之,马培之成名后仍然尊重费伯雄,关系十分亲密。马培之遇到内科病人,就介绍给费伯雄;反之,费伯雄碰到外科病人,必叫病人请马培之。后来费、马两家因婚姻成了亲家,马培之妹妹嫁给了费伯雄儿子费应兰(字畹滋),所以,两家关系就更加相互密切了。
     清光绪六年即1880年,慈禧在宫患病后,向全国征名医进京,马培之受江苏巡抚吴元炳和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举荐进入了宫,为慈禧治疗疾病时,得到慈禧赏识,慈禧称“脉理精细”、“能述病源”、“所拟医方甚佳”,明日再诊,由马培之主稿。”并赞赏“外来医生以马文植为最著”,所以,宫廷就传出“外来医生以马文植最著”的声誉,后来慈禧被治愈后,马培之托病回家疗养,他接到了慈禧下的圣旨后就立即回乡。慈禧赐于“务存精要”红木扁额,还亲手书了一个“福”字,并赐三品官。从此,马培之“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美称,为此,马培之医名就震四方,使孟河马派医术进一步扩大了在全国的影响,更使马培之更加驰名当朝和神州了。这时,同时进京为慈禧看病的竞争对手薛福辰,也称马培之为“天下名医”了,成为名誉四方“江南第一圣手”。甚至几十年之后,北京人仍称马培之为京城三大名医之一。
     马培之从京城回来后,从全国各地赶来孟河马培之处求医者络绎不绝。其中,清左宗棠大臣(1812—1885)、江苏学监李联啸和户部尚书翁同龢(1830—1904)与晚清著名学者俞樾(1821-1907)等显赫人物,使其马培之医名更加大噪大江南北了。不久,马培之就去了苏州侨寓吴中瓣莲巷,设立医寓并在沐泰山堂坐诊,因被当地人叫响了,所以,后人改名叫“马医科巷”。至今苏州仍保留着“马医科巷”地名,清代著名学者俞曲园的“曲院”就在这条巷内。
     上海名医马培之再传弟子陈存仁(1908—1990),曾在《大成》杂志透露挂线切脉秘事。陈存仁说:“孟河名医马培之,一直在孟河行医,由某显贵举荐,入宫为慈禧诊病,从京城归来写了一部《记恩录》,将为慈禧‘请脉’的情况记载于册。”陈存仁先后拜丁甘仁与谢利恒为师,丁甘仁是马培之门人,谢利恒得到此书一册后,在晚年赠给我。陈就问谢:“马培之为慈禧诊病,是否用挂线切脉办法?”谢利恒哈哈大笑着说:“你看《记恩录》中,所说‘脉细、脉缓、脉沉、脉弦’,要不是亲手切的脉,何以能知道这些脉象呢?所以挂线切脉,仅是一些小说家言语而已。”接着又讲:“《记恩录》书中,有一件事不敢讲出来,原来慈禧的病与她小产有关,宫闱之事黑幕重重,外人都无法知道,亦无从佐证了。”一代孟河名医马培之,他能拒绝诱惑,看透危机,这种德谋不是谁都能效仿,全身而退是值得世人尊敬与评说的。
     马培之共有五个儿子(继昌、继承、继祖、继传、继辉[紫辉])只有大儿子马继昌﹙任安徽风阳县县长,四子继传任浙江奉化县县长,退休后仍从医)、孙子马际周是马继昌儿子、曾孙马泽人(任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唯一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玄孙马寿南(任南京公安医院中医主任医师、副院长)。马培之侄马希融、孙马伯藩以及马家绝大部分子孙后系都继承了马派祖医,后来,都闻名于世,孟河马派医术代代相传,其世家渊源的医学,当时,只有极个别的医家能与之匹敌了。
     马培之一路风光回乡之后,一边治病一边撰写医著医案,同时,传授了许多弟子。如直接传承马世家学直裔与子孙,有马均之、马日初、马洛川、马希融、马道生、马继昌、马继传、马伯藩、马书常、马良伯、马际周、马泽人、马寿南、马惠卿、马际卿、马笃卿、马心厚、马心安、马心厚、马冀良、马嘉生、马书坤、马黛云、马冠群等家族嫡系就达25人。马派直传门人与再传弟子,有丁甘仁、巢渭芳、邓星伯、沈伯藩、王询刍、金宝之、贾幼山、周憩堂、周企棠、贺季衡、沈奉江、毛善珊、杨博良、邓学稼、朱良春、张泽生、颜亦鲁、颜德馨、颜正华、张继泽、单兆伟、钱厚甫、钟道生、潘焕鹤、干祖望、时雨苍、符为民等一共14系支列100多人之多。其中,朱良春、颜德馨、颜正华、干祖望等4人,是孟河马派医派传承人,评为了国医大师,可谓“孟河医派弟子传承遍天下”。
     马培之名医著有《医略存真》《卜科传薪集》《青囊秘传》《外科传薪集》《外科集腋》《柳溪别墅医案》《务存精要》《记恩录》等,另有其门人整理出版了《马氏医案》,后一直被马派人奉为秘典。
     其中《卜科传薪集》是我国100多年来,中医药学术界最受欢迎的外科临证专著之一。
     在1870年,马培之曾为家乡修建万绥东岳庙捐银两1000千文,﹙当于现在的10万人民币)。还和乡董巢谓芳与巢寿海、乡绅孙瑞坤等人,共同出资修建了孟河城皇庙和疏浚玉带河。在1883年发生了严重流行性血吸虫病,时称“水肿病,”马培之又联手孟河巢谓芳与其他中医全力为老百姓治疗,救活了无数百姓,得到了朝廷与地方官府的赞识和父老乡亲的拥戴。文/程协润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