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上海孟河两地成名巢家医派

时间:2024-08-24 10:49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程协润
从清代地方志的慈善活动记载来看,清代中期孟河巢家已成为孟河的一大望族,先人为乾隆(1735—1796)年间孟河名医巢沛三,是巢家家族中首位中医药学术大家


 
     从清代地方志的慈善活动记载来看,清代中期孟河巢家已成为孟河的一大望族,先人为乾隆(1735—1796)年间孟河名医巢沛三,是巢家家族中首位中医药学术大家,也是孟河巢家医派早期代表之一。根据陈玉堂编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记载:“上海巢氏和孟河巢氏虽同属孟河巢氏医家,却非一支。所以,二者之间除有亲房(本家)关系之外,别无其它任何血缘关系与亲族瓜葛。”后来,到了清咸丰、同治至光绪年间,孟河就产生了以巢崇山、巢渭芳代表的孟河巢家医派。他们分别在上海与孟河两地成名,并享有很高医坛名声与社会声誉。
     上海成名巢崇山:(1843—1909)名巢峻,晚号卧猿老人,常州孟河人。天资聪颖,幼受庭训,学验俱丰,刻苦钻研岐黄之道,悬壶沪上,应验如神,声名鹊起,门庭若市。成为了上海名医,擅长内、外科,能以刀针治肠痈。现代中医药学术家秦伯末(1901—1970)称其“于学识经验,两臻丰富,杰出之才也”。他是孟河医派最早走向上海发展的代表之一。巢崇山长子巢凤初,字符端,(元瑞),生卒不详。巢崇山的第2个儿子巢传九、孙子巢克成先在孟河行医,后都迁移到上海发展了。侄子巢松亭(1869—1916)名潜亦其世医业。精内科,于外科亦有较深造诣,自1895年在上海开业以来,业务渐盛,病者盈门,传于后世有《松亭医案》。后加入中国红十字会,并于1912年肩负使命,徐州放赈,终因辛劳成疾,而于1916年作古。侄孙巢雨春(1904—1971)巢松亭儿子,后师从丁甘仁,一直在上海行医至终身。巢崇山还培养了很多门徒与传人,其门徒尤以贝颂美、陶佐卿、汪剑秋、刘俊秀和黄晓初等10多人为最著称。
     巢崇山在太平天国运动,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1864)期间,他就从家乡孟河逃难到上海,学中医成就后,向东到大上海发展的孟河医派第一人。以针刀技术治疗大量的肠脓肿而闻名上海滩,门庭若市,医名大振。后来,曾靠他提携了丁甘仁,丁甘仁医名才逐步名扬沪上冠于申城,所以,世人有:“甘仁至申,崇山实为之介”之说。这足见说明巢崇山此时在上海根基已相当深了。巢崇山在沪上悬壶济世近50年颇有声誉,他以外科最精,诊医经验丰富,能以刀针手法治疗肠痈所施手术,多有独到医治之处;在治疗化浓性外科疾病方面,称他的手术有妙手回春之效,凡经他救治者绝大多数都能治愈。另外,医治喉痧也有他的特长,用“清透疫邪”治疗手法,所以以行医广泛而著称沪上。
     上海一些医生也前后投其巢崇山的巢家门下学医,并留有医案若干。还有巢崇山的名医著作《玉壶仙馆外科医案》一册,记录有治疗头部、五官等外科病例43种、84案,总结了医治外科融贯温热家言的临床经验,故每次医治外科各疾症,都是出手不凡,药到病除。巢崇山平生忙于医务,著述不多,另外还有《巢崇山医案》一册,《千金珍秘》一册等。以上3本书,都收入了1985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孟河四家医集》。
     名重乡里巢渭芳:(1869—1927)小名大洪,父亲巢秀龙早年就已病故了。据县乡志记载,巢渭芳世居孟河,曾任通江市的乡董,为孟河巢家在地方上的一大名医。巢渭芳先从事中药材的买卖,后再做了一名中医,他既是费伯雄的寄儿子,又是马培之的入室弟子,尽得费、马两家的真传。巢渭芳名重乡里,一生在孟河行医是一名佼佼者。授徒传人与再传弟子有雷周绪、贡肇基、陶鼎、朱彦彬、丁树人、贡承度、王燮荣、周怀仁、徐明坚、庄德成、邵文全、丁家祥、费建平等;孟河家乡陈金初、周定华、周益成、程云良、郑光耀等20人,后来都有了一定的成就。
巢渭芳与马伯藩(亦是马培之门徒)齐名,擅内、外、妇、儿各科,治伤寒有特色。巢渭芳治外科病也出手不凡,如肠痈用火针排脓,精内科尤长于时病,对时病急症有独到之功,尤精于应用火针治肠痈和化脓性外科疾病,深得患者信服。认为治症务在辨证明确,他提出“药有专任,治时贵在不失时机,尤须审证求因,片面求稳每致贻患,一味求全反将掣肘,皆不足取法”。特别是在治疗伤寒症时每多奇效,这意思就是说用药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要片面求稳,在关键时刻,须审证求因,针对性地用药,才能起到良好效果。
     巢渭芳家中客厅挂有一位在地方上非常有名气的病家赠送给他的大红扁额一块“愿为良医,不作良相”,这是访仙一病家对他一生诊疾治病的最好总结。巢渭芳生前著有医话、医案若干卷,论舌苔血证、治难产、伤寒、不孕杂证颇等有可观,可惜《巢渭芳医话》等毁于战火。
     巢渭芳与马培之曾联手孟河乡绅巢寿海和孙瑞坤捐款大量钱物,多次修建了孟河城皇庙和疏浚1300多米长玉带河。他还与马培之与其他中医联手,全力为老百姓治疗当年的血吸虫病,时称“水肿病,”得到地方官府赞识和父老乡亲欢迎。清代至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孟河街上一直有巢家名医巢渭芳长子巢少芳(1896—1950)成为孟河巢家一名医,孙巢念祖(1918—1991)孟河卫生院的业务副院长,孙女巢文瑾(1914-1984)常州钟楼医院中医妇科门诊工作,曾孙巢重庆(1944—1995)万绥乡卫生院的院长,巢家4代人一直在家乡孟河从医是非常少见的。
     巢崇山、巢渭芳当年不但有着高超医技,还是平民医生,全科医生,更是体现出对病人极大的人文关怀。文/程协润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