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掌故篇 >

百年沧桑图书馆

时间:2011-08-04 10:14来源:常州文史丛谈 作者:朱达明 朱剑虹
百年沧桑图书馆

        谈起常州的图书馆,很自然地会想起孙星衍的《孙氏祠堂书目》可以说,孙家祠堂当是常州最早的图书馆。
        孙星衍(1753—1818年),字渊如,常州人,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学者,博通经学、朴学、校勘学。他收藏了大批图书。编入《孙氏祠堂书目》的就有2392种、46 460卷,其中不少是传世稀少的善本、珍本书籍。起初,他的藏书总是用车船装着随他远行,他到哪里就运到哪里。使用是方便了,但携带常出问题。曾两次“遇风沉舟,损失大半”(《孙氏祠堂书目序》),于是把书“藏于家祠,不为己有”(同上)。这样,他的藏书不仅为了自己研究学问之用,而且供家族子弟共同研究使用。为了给家族子弟指示读书的门径,他分门别类,编了书目。从此,孙家祠堂就不仅是私家的藏书楼,而且是面向家族子弟的图书馆了。当然,它还不是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图书馆。
        常州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图书馆的产生是在“孙家祠堂图书馆”(当时未有此名)100年以后。清光绪三十年(1904),武进商会会董于定一与乡绅庄百俞、刘志扬等,各出书数十部,赁铁狮巷岳宅创办了“阅书讲报社”,这是常州公共图书馆之始。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恽祖祁任武进商会会长后筹资建造的五楹图书馆楼在双桂坊季子祠旁落成。“阅书讲报社”于宣统元年(1909)搬入该新楼,改名为“武进商会图书馆”,隶属于武进商会。藏书增至十万卷。民国以后,该馆曾改名为“武阳公立图书馆”、“常州图书馆”、“常州公立图书馆”。1933年,改名为“武进县立图书馆”,隶属于武进县教育局。
       1949年常州解放,常州专员公署文教处接管了“武进县立图书馆”,定名为常州市立图书馆。1955年市政府将崇法寺庙舍拨给市图书馆使用。以后数次翻建、扩建馆舍,对双桂坊开门。
        改革开放以来,市政府在罗汉路新建了规模宏大的图书馆大楼,于1995年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目前藏书100万册,以常州地方文献为主要特色。有借书室、阅览室、陈列室16个,每天可接待读者3000人次。展览厅和报告厅可以进行高层次的文化交流。新馆具有现代化设施如计算机电脑系统、消防系统、广播系统、电讯系统、局部监控系统等。在全国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领先地位。
        常州还有一些民办的图书馆。1911年钱名山老先生在孝仁乡下官堂创办孝仁乡图书馆,藏书2000余册。1915年,怀仁乡教育会在西圈门怀北乡乡公所创办怀北乡图书馆。1919年王冠时在局前街新群书社内创办冠时图书馆。1926年冠英小学(今觅渡桥小学)为纪念该校创办人庄苕甫、王杏溪创办了苕杏图书馆。该馆设普通阅览室、儿童阅览室、杂志阅览室。藏书1万册,1952年移赠市图书馆。1928年通俗教育馆设民众阅览室。该馆设有两项“特色”服务,一是专供小学教员参考的书籍,二是设问字处,解答读者不识之字。
        还有医学图书馆。当年跟随医生到长年医局侍诊的学员,渴望汲取新知识,向老师建议订阅书报杂志。经医局同意,成立中医书报阅览室。因长年医局地方太小,阅览室迁至中医学会办公处青果巷医皇庙内,扩展为医学图书馆。
        解放后,图书馆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除市图书馆外,常州市区发展了一大批基层图书馆。据1985年统计,有区乡图书馆30个,学校图书馆54个,科技图书馆350个,工会图书馆380个,共814个,藏书240余万册,这些年来,图书馆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