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掌故篇 >

杨桥“火烧红莲寺”的传说

时间:2012-12-28 15:09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包立本
杨桥历史悠久,起始于南宋,元末明初已成为江南行省常州府的重镇

 

   

杨桥老街/包立本摄

      杨桥村,位于常州市武进区西南部锡溧河附近。因该地有一以杨树筑成的古桥而得名,桥始建年代失考,现存古桥为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杨桥历史悠久,起始于南宋,元末明初已成为江南行省常州府的重镇,它东西分别通达常州府的太湖和滆湖,以及镇江府的金坛县,是北上常州府城,南下宜兴县城及湖州府城的必经之处。清代中期,杨桥成为常州府阳湖县和宜兴县交界地区的集市贸易中心,大批商贾云集于此,筑园造第,楼宇毗邻,其繁华一度超过宜兴县城,被称为太湖首镇”。

      杨桥至今保存着2.7万平方米面积的老房子,以及许多完好的古建筑,如:丁家塘丁宅、百岁庄、牧斋院、南杨桥、太平桥等。这些建筑大多临水而建,构成一派枕河人家、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特色。因该地区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所以2008年2月被市政府公布为常州市历史文化街区。

      杨桥村东部,数年前曾出土雕刻有莲花图案的石构件,经专家考证,这是古“红莲寺”旧址出土的遗物,因此可以断定,历史上著名的“火烧红莲寺”传奇就发生在这里,这一段尘封的往事又一次被老百姓述说着:

      据说东晋明帝司马绍的后裔元和,在公元386年,偶然来到了江南晋陵南30里外的太平乡(今漕桥镇杨桥村)谢桥附近。他看到西南数十里外有连绵百里的铜官山脉,东南外有碧波万顷的太湖水域,而湖边又被连绵起伏的山岳环抱,真是难得一见的山水平原相依的好风光。此地西南不远,就是滆湖,湖边长满芦苇,芦苇花开,随风起伏波动,真是美不胜收。元和暗自称赞:“此地不愧为风水宝地!”

      元和一生信佛,平时乐善好施,当时就决定在谢桥东南四面环河的一块荷花盛开的地方建造一座寺院,来供奉三宝。

      寺院建成后,给他起什么名字呢?这可难住了元和。为此他请来了周围16位80岁以上高龄的长者,集思广益,共同献策。其中一位长者说:“此地位于荷塘边,寺院又是荷塘风水地,不妨叫做红莲寺吧!”大家个个点头称好,当下元和决定将此寺定名为红莲寺。

      次日,元和专程赶到晋陵城,请来书法名家,题写寺名匾额,并请漆匠精制成色泽鲜艳的古铜色巨匾,悬挂在红莲寺山门的正上方。从此,红莲寺逐渐扩建为当时晋陵地区的第一大寺。

      星移斗转,岁月流逝,红莲寺历经风雨,到了明初。

      且说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年岁已高,原准备传位给太子,不料太子命薄,年纪轻轻便辞世了,太祖只好将皇位传给了太孙允炆,是为建文帝。受封在北京的皇叔燕王朱棣心中不服发动“靖难之役”,在南方联络江湖奇士侠客、僧道教众为其所用。因常州为京师外围重镇,因此红莲寺成为江南反叛起事的大本营。

      几经战争,最后朱棣夺得帝位,是为永乐帝。因此红莲寺为朱棣争夺帝位起到了大本营而又深藏不露的作用,所以永乐帝封赏了红莲寺,红莲寺遂成为皇家御封寺院。这时的红莲寺,前后进深足足超过一华里,而且建造了一座七层高的宝塔,气派非凡。在整个明王朝,红莲寺香火鼎盛,佛事兴旺,名扬天下,可以说是到了全盛时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三百年后,红莲寺终于引来了灭门之灾。

      原来清军入关后,红莲寺因为与民皇室的特殊关系,逐渐成为江南义士反清复明的基地,也因此受到了清王朝的密切关注。终于在雍正八年(1730年),清廷派出侍卫白泰官及两江总督,率领16000名清兵分成49个进攻目标,利用当时最先进的流星式火器,向红莲寺进行猛烈射击,与寺内众僧及红花会、红莲教等义士激战。最后所有义士无一幸免,全部殉难,而红莲寺也被大火烧了七天七夜,寺院建筑被大火烧光。

      清军剿灭红莲寺后,为避免老百姓议论,遂放出了“红莲寺是淫窝,寺内和尚凌辱妇女”的谣言,并一再声明,这是朝廷为保护百姓的正义之战。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