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掌故篇 >

常州“伯牙渎”

时间:2013-01-06 09:54来源:未知 作者:张戬炜
红梅公园内的俞伯牙与钟子期(包立本/摄) 传说中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发生在常州。

红梅公园内的俞伯牙与钟子期(包立本/摄)

 

      传说中“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发生在常州。常州红梅公园文笔塔下,还有中国器乐演奏第一人俞伯牙与中国音乐鉴赏第一家钟子期的青铜雕塑。

  此说之来龙去脉,颇可一究。

  关于“高山流水”之事,最早的版本见于《列子·汤问篇》。《列子》一书,一般人恐怕不熟。如果说《愚公移山》,中国人个个耳熟能详。“愚公”一文,即出自《列子·汤问篇》。

  《列子·汤问篇》载——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这篇故事,没有说这一对“知音”在何地相逢。文中唯一出现的地理位置,是“泰山之阴”。说的是俞伯牙游泰山,在北坡岩石下躲雨,创作了一首描述暴雨崩山的乐曲。其间,是钟子期是与俞伯牙同游泰山、共赏乐曲,还是俞伯牙弹了《高山》《流水》两曲,被钟子期听懂了,于是再弹一曲更高深的《泰山暴雨》来考验钟子期的听觉与乐感,不得而知。

  目前,坚持说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是发生在自己城市的有四个,分别是湖北武汉、湖北石首、安徽蚌埠、江苏常州。武汉汉阳龟山琴台,又名伯牙台。石首下辖之调关镇,北临长江,原名“调弦口”,得名于俞伯牙为钟子期调琴。现存有琴台、伯牙口地名。蚌埠下辖之固镇县,地处淮河支流汾洪江口,有俞伯牙墓,为县级文保单位。常州奔牛镇有伯牙渎、琴鱼、钟村,史载为钟子期所居。

  先说一段闲话:俞伯牙,是一个讹传的笑话。

  中国音乐史上只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没有“俞伯牙”。记载伯牙事迹的典籍,除上述《列子》外,还有《吕氏春秋·孝行览》、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水仙操》,均无“俞”面直称“伯牙”。其后,任何一本典籍,只要说到“知音”之事,都只说“伯牙”。譬如春秋《荀子·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宋代陈傅良《鼓琴行送许深父同知被诏赴阙》:“伯牙非不善鼓琴,指下能写山高而水深。”

  伯牙被冠以“俞”姓,落籍楚国郢都、并官封晋国上大夫,是通俗小说大家冯梦龙做的好事,见《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因小说之说,能口口相传,所以,就像《三国志》不彰于民间、《三国演义》妇孺皆知一样,“伯牙”活生生地被放到“俞”家做了儿子。

  从“伯牙”到“俞伯牙”,再到湖北武汉、湖北石首、安徽蚌埠、江苏常州。古代作家随口讲的一个故事,能讹变成凿凿有据的人物、并能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奇观。

  常州“伯牙传说”讹变的路径,大致是这样的——

  宋代《咸淳毗陵志·卷十五》:“伯牙渎,在县西十八里奔牛镇西二里,南枕运河,北入大江。”

  明代《万历常州府志·卷二》:“伯牙渎,在奔牛镇南二里。旧传产琴鱼,今湮塞矣。”

  清代《康熙常州府志·卷四·山川》:“伯牙渎,在奔牛镇南二里,旧传产琴鱼,今湮塞矣。”《卷二十·古迹》:“伯牙渎,相传伯牙寓此。钟期死,弃琴渎中,渎产琴鱼,弦徽皆备。旧志云:渎,北流入江。今塞,琴鱼亦绝产矣。伯牙琴台,在伯牙渎西大悲庵。”《卷二十八·流寓》:“钟子期,在伯牙溪北,为钟期所居,今地名钟村。”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