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茅山乾元观的人都知道,穿过灵官殿,就有两个石碑面向三清殿立在那里,左边的是《乾元观记》碑,右边的古老石碑由于年长日久,字迹已不可辨。据清《茅山志》记载,该石碑为“上清嗣二十三代宗师朱观妙(自英)先生幽光显扬之碑”,系用青石制成,距今已近900年。经长期风雨侵袭,石碑表面多已风化,在龟裂纹中生长出许多白色苔藓类植物,好像是用石灰贴合起来的一样。 相传很早以前,乾元观旁边住着一个靠烧石灰谋生的人。一年秋天,乾元观惨遭大火焚毁,道士们都四出募化去了,那位烧石灰的人趁观内无人,就用铁锤将石碑砸碎,搬到石灰窑中和其他石料一起点窑烧灰。这一窑石灰烧成以后,在出窑时却发现其他的石料都已烧成石灰,唯独这石碑砸碎的石块烧不化。烧石灰的人就想:这也许是火候还不到家吧!他将这些石块留在窑内,待下次再烧。当天傍晚,忽然浓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第二天烧窑人一看,发现窑顶被雷电劈开一个大窟窿,留在窑中的碎碑石也不翼而飞。他跑进乾元观内一看,只见被他砸碎的石碑依然竖立原处,只是碑面上留有几条断纹。他惊慌地跪在石碑前连连磕头,请求天神宽恕自己。 从此,人们便称这石碑为“雷接碑”。乾元观历经多次兵燹灾难,文物古迹损失殆尽,唯独这雷接碑未受破坏。(陈昕辑)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