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古代茅山乾元观在极盛时期道士多达数百人,每天前来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这么多人每天需要大量的饮水。为解决吃水问题,观内厨房特制了一口特大的水缸,镶嵌在厨房的墙肚里,缸口一半在墙外,一半在墙内,挑来的水不进厨房即可倒入缸内,极其方便。由于水缸太大,缸内的陈水尚未用完又有新水倒进,天长日久,缸内长出许多青苔。这些青苔与其他地方的不同,都长有长长的根,如同凤凰尾巴一样,人们就把这个缸叫做“凤凰缸”。 凤凰缸内的青苔越长越多,观内就派两位道士去清洗水缸。这两位道士为了及早清洗好水缸,就将清洗的陈水挑出道观,就近倾倒在道观墙外的几棵茶树边。不料第二年那几棵茶树长得特别旺盛,茶叶产量比其他茶树多出数倍。管理茶园的道士喜出望外,便将这几棵茶树所产的鲜叶采摘下来另放一处,单独加工制成干茶,泡入杯中,顿时清香扑鼻。从此乾元观茶园都改种这种茶树,茅山周围不少群众也都种上这种茶树。因此茶出自金坛乾元观,人们便称之为“乾茶”,封建社会时是贡品。(文/陈昕辑)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