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春二月,常州玉带桥刘家墙门口来了一位衣着讲究、气宇轩昂的北方大汉,说是要找这里的主人刘纶。刘纶闻听出来一看,原来正是昨天同在天禧楼饮酒自称名“高天赐”的北京客人。此人虽未透明身份,但觉得他语言、气派不同一般,因此十分疑惑。早就听说乾隆皇帝喜欢游山玩水,要到江南来,会不会是当今皇上……?虽是怀疑,却又不敢明言。于是,慌忙迎将出来,把客人请到客堂坐下。刘纶的妻子姚氏端上一盅香茗。乾隆开门见山道:“刘先生,今天上门非为别事,就请陪同我游玩一下常州城如何?”刘纶点头满口答应。因见辰光不早,便请客人在家一起用过饭再走。此时正是响午时分,乾隆走了些路,腹中早已饥饿得很,因此也不推辞。这刘纶家境很穷,上祖辈虽是做官出身,但人丁众多,传到刘纶这一代,早已坐吃山空,两袖清风了。今天的午饭菜本来只有早晨买的一碗嫩豆腐,于是又叫老伴到后面菜园上挑了半篮菠菜,再剥些蚕豆瓣出来做成两碗素小菜,端上台来请客人上座用饭。乾隆见这两样热气腾腾的菜,一碗碧绿葱翠,一碗清香白嫩,随口尝了一下,竟是十分鲜美。暗想自己在皇宫里成天山珍海味,却从没吃过这般新鲜味美的菜,便问刘纶:这两道菜叫何名称?刘纶愣了一下,为掩盖自己寒酸,竟临时编了两道菜名,说道:“一样叫‘红嘴绿鹦哥(炒菠菜)’,另一样是‘金镶白玉板(豆腐滚豆瓣)’,怠慢,怠慢。”乾隆连声称赞道:“色香味具备,美极美极”。一面却暗暗记下这两个菜名称。据说他回京后即传谕御膳房指明要做“红嘴绿鹦哥”和“金镶白玉板”两道菜,御膳房掌灼厨师动尽脑筋,竟做不出来,乾隆大怒,还为此责罚了几名高等御厨呢,这是后话。 却说两人吃好饭,便踱步上街,不一会,来到朝京门一带,但见家家户户在忙着削竹子做篦箕,一条条竹片被工匠拉成丝丝细蔑。乾隆有心试试刘纶,便问道:“这竹片叫何名称?”刘纶正要想说是制作篦箕的“篾青篾黄”,忽然想起这与“灭清灭皇”谐音,此话犯讳,他要真是皇帝,自己岂不犯杀头大罪?于是连忙改口说道:“这青色的叫‘竹皮’,黄色的叫‘竹肉’,是篦箕梳齿用的。”乾隆观赏了一遍,见他回答得十分巧妙,不由暗暗佩服。接着,他们便来到皇华亭一带闹市口。这天正逢集市,人流似潮,过往农民和提篮购物之人摩肩擦背,络绎不绝,遇见熟人都互询:“到浪块(哪里)去?”对方便说:“街上买东西。”乾隆问刘纶:“他们都说买东西,为什么不叫买南北呢?”刘纶笑道:“这些购物之人,无非买些农具杂品之类。按我国古来干支、五行说,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故称东西,而南方是丙丁火,北方是壬癸水,都是买不得的。”乾隆一听,微微点头道:“说得有理。” 他们白相过西门,又回头向东,不一会便来到东门天宁寺。这天宁寺是始建于唐代的古刹,自明代以来,就有“东南第一丛林”之称。乾隆抬头看到殿宇巍峨,气象壮严,赞道:果然名不虚传,不愧是一郡梵刹之冠,进了山门迎面是“不二法门”,走进殿内抬头便见须弥座上一尊弥勒佛,坦胸露腹,向香客纵情大笑。乾隆望了一会,便问刘纶:“这弥勒佛笑的什么?”刘纶有意试探,便答道:“这是佛对佛笑呀。”乾隆指着佛像笑道:“他不是也对你笑着吗?”刘纶说:“他笑我今生修不到哩。”乾隆见他才思敏捷,暗暗称奇。说着,便来到观音殿,观音菩萨像头戴佛像天冠,端坐于莲花座上,手持半开莲花一枝,面貌端祥慈悲。乾隆笑问刘纶道:“听说观音并不是女的呀?”刘纶道:“观音现身说法,形象不一,《法华经》就说他有‘二十三身,’《楞严经》说他有‘三十二种形象’,中国寺院中的女相观音,始于南北朝时,到唐代以后,就到处盛行了。”进了大雄宝殿,见三世佛像高数丈,壮严端坐,瞻仰一番,便来到二十尊诸天佛像前,看到一尊中年女佛像,手抚幼孩,身边还绕着几个小孩,乾隆甚是不解,便问刘纶。刘纶道:“她叫鬼子母神,据说她生有五百个孩子,然而她天天要吃别人家的小孩。后来佛祖把她一个儿子藏了起来,她哭泣着天天出去寻找。佛祖说:‘你有五百个孩子,只一个不见,就怜爱寻觅不止,别人只有一两个小孩,被你吃了,人家怎么办?’后来她便悔悟,皈依了佛法。”乾隆听了很感兴趣。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