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向:从旧学到新知 周维翰治学取向从旧学开始转变,现存最早的证据来自于他同乡谢荫昌日后自编的年谱《演苍年史》光绪二十二年条(1896年),时年20岁不到的谢荫昌回忆道:当时海内都以甲午战败为耻,明白了墨守旧学不足以图存。常州屠寄、张鹤龄两位翰林返乡,提倡新学。张鹤龄先生与同乡周雪樵先生创办了经世文社,我和唐演同学首先入社,颇蒙二位先生的嘉许。经世文社中但凡上海制造局、格致书院、广学会出版的书无不购买,而风行一时的《时务报》最得我的倾心。对风行一时之《时务报》倾心的,应该是当时周雪樵与谢荫昌等人的共同旨趣。当时寓居苏州的周雪樵便曾致《时务报》主笔、著名学者汪康年书信一封,说撰“东方时局论数篇”,欲为《时务报》投稿,这封信至今收录入《汪康年师友书札》一书。 根据《时务报》的刊刻情况,结合书信内容,此信当写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汪康年虽注明回复了此信,但遍查现存《时务报》,周雪樵此文并未能在《时务报》上发表,究其原因大概是当时周雪樵本人寂寂无名,且文章尚显幼稚。 也就在同一年,他署名“兰陵周维翰”在早期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期刊《格致新报》第13期《答问》栏中提了6个今天我们看来十分有趣或者说是幼稚的问题,分别是第六十四问:“猫本能就会捕鼠,老鼠遇到猫天生就会害怕,这是什么道理呢?”第六十五问:“人体上的器官几乎每样都有它的道理,惟独毛发这东西好象可有可无,尤其是头发、腋毛之类的甚是无谓,这是什么原因呢?”第六十六问:“肾有防毒的功能,为什么?”第六十七问:“我看过《全体阐微》及《妇科精蕴》,对怀孕的原理略知一二,好象听起来十分容易,但为什么总有人无法怀孕呢?另外孪生是什么一回事呢?”第六十八问:“我想学习化学,但是要用到的机器及原料很多,价钱也很贵,不容易全部买到。那么如果专门学习和农学相关的化学,需要多少种机器,大概要花多少钱呢?”第六十九问:“马力是如何计算的?” 以上6个问题虽然从今日视角来看略显幼稚,但仍可从中窥知当时周雪樵的治学兴趣。其中有3个与医学有关,他当时已经具备了一定中西医知识,而且应当至少阅读过由福州传教士柯为良1880年根据西方最著名的《格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热门美剧实习医生格蕾Grey's Anatomy剧名便脱胎于此)节译的解剖学教科书《全体阐微》以及前面提到过的嘉约翰于1889年译的颇有影响的妇科著作《妇科精蕴图说》等西医书籍,可见他对西医的兴趣应该早于1898年之前。只不过现在已无从得知他是从何途径得到这些西医著作的。另外他对化学的兴趣,据后来其本人的相关撰述来看,当也与其对医学实验感兴趣有关。 1898年之后,周雪樵的思想开始渐趋成熟,他的兴趣不仅停留在科学和医学方面,而且也逐渐涉及政治,撰写的文章也开始出现在《中外日报》等媒体上。1900年,八国联军进驻北京,慈禧和光绪逃往西安,周雪樵便在《中外日报》上投稿,主张恭请皇上南巡,驻扎武昌,主持和局,至于太后春秋已高,没必要再烦劳她参与政事了,其实是希望借机实现光绪亲政和变法。1901年,当时的沙俄强占东三省,上海士人在张园举行拒俄集会,周雪樵和蒋智由、黄宗仰、吴研人等诸人当场发表演说,《中外日报》称每个演讲人都激昂感慨,听众大声鼓掌,演讲到沉痛处,听众们都热泪盈眶。周雪樵演说全文发表在《北京新闻汇报》上,他表示这次抗议能否改变现状并未可知,但是如果这次活动能让中国国民立志合群,也许可以成为塑造中国新国民的起点。 (三)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