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名:《西史纲目》 大概1901年左右,周雪樵和张鹤龄在常州举办的经世文社也移至上海,成为上海知名的出版机构。据海上文坛老人郑逸梅后来回忆,经世文社是由陆建三投资。陆建三即陆定,其女便是著名的陆小曼。经世文社在晚清至民国间出版了大量有影响的书籍,其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福建人薛绍徽在其丈夫陈寿彭帮助下翻译的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儒勒·凡尔纳(署名房朱力士)的《八十日环游记》(就是著名的八十天环游地球)便由经世文社出版,而经世文社刊行的另一本名著便是周雪樵自己的《西史纲目》,这也是让他暴得大名的著作。 《西史纲目》最早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初由经世文社石印刊行,原书计划一百二十卷,初函上古史二十卷,起少昊四十年(传说五帝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至汉哀帝六年(公元前1年),二函中古史十五卷,始汉平帝元年(公元元年)至唐武后十六年(公元705年)止,此后未有再续。该书仿照朱熹《通鉴纲目》体例,是纲目体的世界编年史,也是中国人自己写的最早的编年体世界史,这自然也是周雪樵创造的又一个历史第一。《西史纲目》一开始便以地球原始、动植物原始、人类原始、鬼神原始、饮食原始、语言原始、人事原始、种族原始等专题展开讨论,认为史前历史按人类使用的器具可分为3级:“铁级”、“铜级”、“石级”,而“石级”又分“精石级”和“粗石级”,古代人类从无衣无食、穴居野处的“初生之世”,渐次发展到“野番之世”、“酋长之世”、“君主之世”。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西史纲目》只是本通俗的世界历史读物,研究《西史纲目》的学者并不关心他日后的医学活动,而研究他医学活动的学者又不屑去讨论《西史纲目》,但这本书其实就是周雪樵日后所有行为的思想基础,他所有的理论和知识体系的构建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根据。他在《西史纲目序》中这样说:中西通商以来,西方人游历我国内地之后,但凡地理著作、名人传记、古今历史方面的书籍,无不全面搜集,运回国内,然后进行翻译、研究、传播,中国的底蕴细节他们都了解无遗。而西方人的本末底细,中国人却根本一无所知,好比是人家耳聪目明,我们却是瞎子聋子。他提出了“世界知识”这样一个名词,认为无论是盲目自大的“排外”,还是妄自菲薄的“媚外”都是没有“世界知识”的表现,排外就失去了睦邻之道,媚外则是卖国之始,无论哪种都是不了解世界知识的表现。由不具备世界知识的国民形成的没有世界知识的国家,想要和世界列强在二十世纪的舞台上竞争,只能自取其辱。所以要与西方列强有平等对话的资格,必须具有“世界知识”,而要获得“世界知识”,则当以研读西方历史著作为主要途径。不排外,不媚外,建立世界眼光,通过“世界知识”来认清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既是周雪樵编纂《西史纲目》的初衷,在他日后汇通中西医时期也是一以贯之的。 《西史纲目》书前所附上古史部分引用书目达58种,其中中译本西籍包括《格致汇编》、《职方外纪》、《坤舆外纪》、《博物新编》、《动物学新编》、《西学考略》、《谈天》、《西学原始考》、《几何原本》、《民约论》、《天演论》、《政治学》、《万国舆图》、《万法精理》、《各国交涉公法论》等,日文译本及原本书有《万国史记》、《经国美谈》、《东洋史要》等,中国人译著则有《瀛环志略》、《海国图志》、《西学原始考》、《日本国志》、《西国天学源流》、《西学通考》、《重学浅说》。这些书目并不仅是简单地罗列,周雪樵对其中的大部分书籍都曾经进行过精读,比如《经国美谈》是由日本人矢野龙溪根据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名著《希腊罗马名人传》敷演而成,1900年-1901年在《清议报》上连载。由于译者对该书人名地名翻译多有错漏,周雪樵便专门纂写《经国美谈书后》进行考异。由此可知,周维翰此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外文功底。所以这些书目不仅反映了当时西学输入资源的基本情况,由此也可知周维翰当时的知识体系之一斑。他在书中《饮食原始》一篇中写到:食物自口入,自肛门出,所经行之路,统称为养生路,长约3丈,有齿、知、咽喉、食管、贲门、胃脘、幽门、小肠、阑门、大肠等器官,用来消化食物,吸取菁华,推弃糟粕。这句话中所引用的医学术语翻译大致准确,基本符合现代医学理念。由此可见,《西史纲目》的编纂也代表了周维翰日后中西医汇通的知识储备已经完成。 《西史纲目》一经出版,便大受欢迎。《中外日报》称该书合百余种为一炉,并且将各种已译未译诸书所载的内容,经过烹煮,重加组织,蔚然成一家言。所以刚刚出版不久,便出现了盗版。当年秋天,经世文社便进行重版,并在扉页上印上官方公文,称如果有翻印经世文社所印《西史纲目》及选刻各书,一经举报,将从严惩处,严禁任意翻印渔利。不到两年,这本书风行18省,几次重印马上便销售一空。张之洞曾请赵凤昌专门购买此书,在张之洞的指示下,湖南书局还在1903年重印此书,很多后来编纂世界历史的著作也多参考此书。《西史纲目》让周雪樵一举成名,也让这位本来是寂寂无名的小人物在大上海立稳了脚跟。 《西史纲目》完成后不久,周雪樵的活动重心便开始移至医学上,但此前的学术旨趣并未有多少改变。他在编纂《医学报》的同时,也曾和同人编纂《通俗报》,以开通社会普及教育,破除迷信,鼓吹自治,陶铸国民为宗旨,自己还担任经理。而他的政论文章也屡见报端。如1908年,他便在《政论》杂志中发表长篇论著《国权论》,介绍了英、法、德各国学说最新的关于国权的理论,并讨论中国恢复国权的途径。 (四)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