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掌故篇 >

汇流:从周雪樵开始的故事(六)

时间:2016-01-03 11:19来源:未知 作者:叶舟
一个常州人在上海系列 / 汇流:从周雪樵开始的故事/六、从周雪樵到周文中

        六、汇流:从周雪樵到周文中

  《医学报》出版至第126期之后,由于丁福保与王问樵之间意见不合,《医学报》发生分裂,王问樵续办《医学报》一直出版至宣统三年六月的第146期,而丁福保与其弟子顾鸣盛的《医学报》也出版了7期。最初,周雪樵也曾在丁、王二人之间调停,但不久之后,他已经疾病缠身,只能眼见《医学报》分裂而无能为力,最后因胃癌而离开人世。这仿佛是个预兆,预示着未来中医界多舛的命运,所以绍兴名医何廉臣在他创办的《绍兴医学报》上对周雪樵去世作出了如下的感叹:“中国医学会从此亡矣。”

  现在很多研究中医史的学者曾称丁福保与王问樵之争是趋新与保守之争,但其实翻阅今天留下的两种《医学报》,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分歧其实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大,他们之间的争夺归根结底仍是利益之争。进入民国之后,正在吵得不可开交的中医界遇到了更大的挑战,先是教育管理部门一直拒绝将中医及相关科目纳入正规教育系统,1929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委员会会议更是通过了《废止旧医议案》,虽然最后这一议案没有正式实施,但是中医界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次生存抗争中幸存下来的中医界,为了谋求自身之生存,不得不全面开始推进中医科学化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确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政策,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于中医药的研究中,本文开始提及的屠呦呦获奖便是这一政策背景下所取得的成果。

  曾有学者言周雪樵的中西医汇通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医界的发展,但是周雪樵的旨趣其实并不止于此。当年他曾言,中西医汇通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2阶段是取彼之长,补我之短,最终是合同而化悟。从近百年中医的发展而言,是否真如周雪樵所言最终达到“合同而化悟”的情况,其实是要打个问号的。而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回顾周雪樵当时的改革设想,也会觉得他未免想得过于简单和理想主义了。即便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今天,周雪樵如果泉下有知,他是否真的觉得自己的理想实现了呢?建国以后,中西医结合政策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而从周雪樵开始的中西医汇通尝试也历时了100年,但是即便是最乐观的中医界人士也不得不承认,虽然中医界做了大量的探索,得出了众多的研究成果,但是除了药物方面,至今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既没有得出可以通贯中西医的理论,也没有出现可以推广和疗效统一的临床诊治规范,中医对现代医学发展的贡献其实十分有限。从这个角度而言,中西医汇通之路依然漫长而艰巨。

  周雪樵去世时,他的第3个儿子周淼刚刚20岁。周淼字仲洁,毕业于上海龙门师范学堂,他没有和他的父亲一样走上从医之路,而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会计师和成功的房地产商人,他曾出任国民政府内政部会计主任,上海解放前,他是上海房地产商业同业公会副会长,解放后他又出任上海市房地产业同业公会主任委员,公私合营房地产公司联合董事会董事长。周淼希望自己的儿子周文中继承家业,所以让他大学就读的都是土木工程,并资助他去耶鲁大学攻读建筑系硕士学位。但是出生在烟台的周文中自从少年时代在常州丫叉铺老家听过风琴优美的旋律之后,便爱上了音符的美丽。他在耶鲁大学仅仅呆了10天,决然前往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作曲系就学。在这里,他碰到了著名的现代先锋派音乐大师Edgard Varese,成为其入室弟子。周文中此后在哥大音乐学院一呆就是半个多世纪,先后任哥大音乐系主任、艺术学院副院长、现代音乐中心主任等职。早在哥大就读期间,周文中便创作了以孟浩然诗作《春晓》为主题的成名作《花落知多少》,引起轰动,从此奠定其融合现代西方音乐语汇再创东方美学的风格,成为最早受到西方音乐广泛重视的亚洲音乐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后半期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对谭盾、盛宗亮、瞿小松、陈钢等大陆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3年,为了纪念周文中先生九十诞辰,上海音乐学院为他出版了一本音乐论文集,名字便是“汇流”。“汇流”这个词仿佛有种魔力,冥冥中将周文中和他的祖父周雪樵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说周文中真正继承了祖父中西汇通的理想。百年来,这对祖孙在不同的领域探索着同一条中西汇流之路,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也将鼓舞着后来人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努力。

  (全文终)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