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往事如烟 >

关于焦溪古镇

时间:2016-01-22 10:45来源:未知 作者:刘光俊
焦溪古镇像是一位沉睡了千百年的历史老人,当你走近那古老街巷,走进那深深院落,走过那长长石道,目睹那已很稀罕的瓦楞草的时候……你或许能找到一种独特的感受

      焦溪古镇像是一位沉睡了千百年的历史老人,当你走近那古老街巷,走进那深深院落,走过那长长石道,目睹那已很稀罕的瓦楞草的时候……你或许能找到一种独特的感受——这座古镇的历史沧桑感好浓重!

  焦溪古镇的历史沧桑感,就呈现在那随处可见的石头墙壁上。在焦溪,大概最不稀罕的是石头,许多房屋的墙壁都是用石块垒砌的。那垒墙的石头,不论大小,每块均不下数百公斤重。为了能够额外地承受墙体的自重,那石墙一般都垒得下肥上瘦,显得相当敦实、牢固和厚重。那石墙或用石块一垒到顶,或用石块垒高两三米后再续以窑砖,或用乳白色砂浆嵌缝,或一任那粗犷的石头面孔暴露于世人面前。但无论嵌不嵌缝,那石墙看上去均斑斑驳驳,沧桑感十足,似乎古老得可以。因此,当你面对这厚重、臃肿、斑驳的石墙和由这石墙支撑着的城堡似的老房子的时候,当你发现今人再也不会垒砌这样的石头房屋的时候,你会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焦溪古镇的历史沧桑感,也呈现在那坑坑洼洼的麻石街道上。在焦溪古镇,永远走不完的是那用麻石铺就的蛛网似的古老街道。那麻石或长或短,或宽或窄,或厚或薄,或粗粝或细腻,或完整或断裂,或规整或横斜,或平躺或翘起,或坚守或缺位,其所呈现出来的每一种情状似乎都诉说着一个或精彩或平淡、或欢欣或忧伤、或隽永或寡味、或永恒或短暂的传说和故事,它们那粗粝的表面则无疑都是焦溪古镇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所留下来的岁月履痕。是的,它们曾经承载过太多的行者足迹,经历过太多的雨雪风霜,见证过太多的历史变迁,因此它们——也只有它们,才最有资格向后人诉说那个发生于600多年前的关于焦溪古镇的奠基人焦丙和登上皇位前的明太祖朱元璋在此邂逅并结为患难之交的传说。

  焦溪古镇的历史沧桑感,还呈现在那已不鲜见的瓦楞草丛中。许多年以来,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各种老房子的不断推倒,瓦楞草似乎已难觅踪影。然而在焦溪古镇,它们却不难寻找。它们就那么随随便便地生长在那老旧房屋的瓦楞间,东一丛,西一片。瓦楞草的地位和命运是卑微和不幸的,只能在瓦楞间的微尘中苟且偷生。然而,它们的生命和性格却又是顽强和孤傲的,任凭那干旱肆虐、酷暑煎熬,依然无所畏惧,初衷不改,一意坚守。只要老房子在,它们就一定在,如今,它们已经成了一种原始和古老的象征。

  焦溪古镇的历史沧桑感或许还呈现在那一座座很有些年代的石桥上,那许多人家里依然保存完好的一件件已成古董的农具上,那每一栋房舍的后墙根上都贴着的那一方方石敢当上,以及一户人家几代人珍藏了近百年的那张最初的申报上……

  焦溪古镇如同一部厚重的、纸张发黄变脆的古旧史书,翻开细看,满目疮痍;掩卷沉思,感慨良多。这座古镇该如何规划?怎样修复?

  的确,让那些麻石道路一仍旧贯未必妥当,仿照其他古镇修造许多木结构仿古建筑也未必是最佳选择,并有东施效颦、落入窠臼之嫌。“东施效颦”、“落入窠臼”抑或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此基础上修旧如旧,尽可能多地保留一些历史沧桑感,让那些斑斑驳驳的石砌墙长存,让那些令人感佩的瓦楞草长生,让那些在农人手里紧揣了几千年的传统农具长留,并分门别类地建造一些传统农具使用方法展示馆……这恐怕也不失为修复焦溪古镇的一个思路和吸引游客的一个招数。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