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非遗项目 >

这个要学十年的技艺,只有他们坚持下来

时间:2016-08-14 14:35来源:未知 作者:董逸 夏晨希等
说起西林康王食品厂,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它是“老字号”,还有些人,可能连它是做什么的也不清楚。但是,它却经历了五代的传承

      或许你对这家做芝麻糖的老字号不太熟悉

      说起西林康王食品厂,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它是“老字号”,还有些人,可能连它是做什么的也不清楚。但是,它却经历了五代的传承,将历史上早就声名在外的芝麻糖发展成无可替代的常州特产之一。

       而用“康王”作为品牌名称,是因为芝麻糖跟宋朝康王赵构颇有渊源。据《常州市志》载,早在汉代,常州就有用饴糖熬制成固体糖祭灶的习俗,到了唐代,已经在饴糖中加入植物果仁来制作麻团糖等品种,并逐步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南式麻糖系列。南宋初年,康王赵构数至常州,常州当地百姓闻之,希望康王能举兵抗金,将芝麻糖献其兵士。因为麻团糖容易融化,便改为用芝麻包裹饴糖,这样糖就不黏手。百姓们还特地在饴糖中间塞进馅心,并将原本圆形的糖制成火铳(一种可以发射小子弹的火器)形,以表抗金的决心。

       建炎4年,金兵再犯常州,常州百姓献火铳状芝麻糖于岳飞所率军队,岳家军四战四捷。常州芝麻糖也因此“一举成名”。

      这几年,反而是“康王” 最艰难的时候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当时吴谓春一家四口在家中制作芝麻糖,每天凌晨1点到8点做芝麻糖,然后吴谓春背着贴有“康王芝麻糖”纸的铁皮箱,一手托着糖匾,到篦箕巷运河码头上去卖。这一生计,如今已经传到了第五代传承人吴志强的身上。

      “从最开始的十几公斤,到最多时候的一天1500公斤,从家庭作坊,到工厂生产,甚至芝麻糖的陷心都经过几次改进,唯一不变的,就是康王这块牌子。现在,康王也成了常州地区唯一一家规模生产芝麻糖的企业。” 常州市西林康王食品厂董事长吴德方说。

      “在常州西林一带,有40多户都是做芝麻糖的。后来由于质量、销路和生产条件艰苦等原因,慢慢也就剩了我们一家。”吴德方说。这样的发展模式,看起来和玉蝶萝卜干的成长经历还有些类似。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在副食品大楼、火车站等地方销售。本地人特别喜爱,一到过年过节,那一定是要抢的。特别是比芝麻糖小一号的寸金糖,因为名字寓意好,所以家家户户都要买上一点。外地人也不落后,像沪宁线上的不少城市,都喜欢到我们这里来买。最记得那时候,车间里糖才倒到锅子里,这批货就被人订掉了。”吴德方说。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吃糖的人在慢慢减少,所以这几年,产量基本只有以前的一半。现在才是最困难的时候。”吴德方说,“现在,康王芝麻糖是作为常州土特产的老牌子,在火车站、飞机场、恐龙园、嬉戏谷、城隍庙等地方以旅游产品出售。”

      当然,康王也在做出自己的调整。除了制作“健康”理念的无蔗糖芝麻糖,还陆续推出了酥糖、粽子糖、牛皮糖、花生糖、麻糕等十几个品种。

       “如果我们还不坚持做,这门手艺就要失传了。” 吴德方说。

      常州市康王食品厂生产的糖类食品

       技艺传承

       他练就了将手掌放在滚水里的“特异功能”

       “做芝麻糖的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在高温下完成的。”西林康王食品厂车间主任蒋华兴说。

       把煮熟的大米和大麦浆混合发酵后提取糖水,经过高温熬煮,浓缩成麦芽糖糖浆。“起锅之后,麦芽糖是微微偏黄的,之后就要进行拉白,这其中,外皮就会越拉越白,越拉越松。”蒋华兴说。

       刚起锅的时候,有150℃的高温。整个拉白十几分钟,仅靠着一根短小的钩柱,蒋华兴要凭着手上的功夫,将50多公斤的麦芽糖外皮不断地拉出、套在钩盘上,再拉出、套住。“其实就是靠一把一把的力把它搭上去,还要保证手不能碰到滚烫的外皮,一碰上去立马起泡。”

      如今,工厂里的运作已经是一半用手工拉白,一半机器拉白。但“手工拉出来的就是好吃。而且里面满满的都是气孔,放在水里都不沉。”蒋华兴说。

      之后的整个过程,都要在90℃以上的保温床上完成。拉白完成后,进入到包馅的阶段。也就是把外皮揉成大型的碗状,倒入由金桔、花生、绵白糖、芝麻、桂花等混合制成的粉末,再包裹起来。

       接着是拉糖。这需要从巨大的团状“芝麻糖”中,抽出细细的一头,逐步往外拉,制成我们平时看见的细长条。除了要高温保温,芝麻糖还有另一个娇贵的特点:制作过程中,外皮需要一直保持柔软的状态,如稍有变硬,便前功尽弃。“所以,整个过程车间里是不能开窗的,否则风吹变硬后就不能用了。车间里的温度,也一直维持在50多℃。”

      看着自己厚厚的手掌,蒋华兴说,“我从1984年就开始做芝麻糖,这么多年下来,手掌能直接放到滚水里。”

       俗话说“打铁撑船磨豆腐,不及糖坊一半苦。”就这做芝麻糖的23道工序,如果每道都要做好做精,需要十年的时间。

       夏天是销售的淡季,现在蒋华兴每两三天做一次糖,过了9月份,则要恢复每天一次。制作芝麻糖的技艺已是省级非遗,可如今,放眼整个常州,恐怕掌握芝麻糖老工艺的不超过10个人。“年轻人来到我们这以后,别说是上手做了,到了车间里就连十分钟都待不住。” 蒋华兴说。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