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文史研究 >

南朝儒释道之争(3)

时间:2011-06-05 13:2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范缜(450一510),字子真,南阳舞阴人,晋安北将军范汪的六世孙,梁开国功臣范云的从兄。少年丧父,生活贫困。从著名学者刘瓛学。几年之后,终成博通

        范缜(450一510),字子真,南阳舞阴人,晋安北将军范汪的六世孙,梁开国功臣范云的从兄。少年丧父,生活贫困。从著名学者刘瓛学。几年之后,终成博通经术、尤精“三礼”的饱学之士。刘以其“卓越不群而勤学”亲自为他举行加冠礼。范缜青年时代不得志,29岁头发就全白了。35岁以后才入仕,官至尚书左丞。
        范缜反对神不灭论的斗争先后有两次,一次是齐竞陵王萧子良当国之时;另一次是他的杰作《神灭论》发表之后,面对梁武帝组织的围攻,他毫不动摇。
        范缜是竞陵王西邸文士之一。萧子良在大会众僧之时,问他:“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贵贫贱?"范缜指着庭前盛开的花树说:“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坠,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南史》卷七十五《范缜传》)说得萧子良哑口无言。佛教徒王琰用子孙祭祀祖先神灵的习俗为神不灭论辩护,并且讽刺范缜说:“呜呼范子,曾不知其先祖神灵所在。”范缜反击说:“呜呼王子,知其先祖神灵所在,而不能杀身以从之。”(同上)说得王琰狼狈不堪。萧子良又让王融以中书郎的官职引诱他,要他放弃神灭论的观点。范缜笑笑说:“使范缜卖论取官,已至令仆矣,何但中书郎邪!”(同上)
        梁天监六年(507),范缜发表了他的杰作《神灭论》,有力地批判了神不灭论。梁武帝下诏由总管全国僧侣的大僧正法动员王公权贵64人,先后写了75篇文章围攻范缜和他的《神灭论》,面对手握生杀大权的皇上和一大群朝贵名流,范缜毫无惧色,他“辩摧众口,日服千人”,驳得对手无言以对。当时有一位最善诡辩的大臣曹思文写了一篇《难神灭论》,这篇文章得到了梁武帝的赞赏。范缜写了篇《答曹舍人》。曹思文读后不得不承认:
        “思文情识愚浅,无以折其锐。”梁武帝最后动用皇帝的权威,亲自写了《敕答臣下神灭论》一文,给范缜扣了一个“违经背亲,无法无天”的大帽子,禁止范缜发表意见,强行中止了这场古代思想史上的大论战。然而,神不灭论是被范缜驳倒了。范缜从“形神相印”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出发,论证了形体和精神的关系是“质”和“用”的关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他举了一个后来十分著名的例子,即刀刃和刀刃锋利的关系来说明上述真理:“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存?”范缜不仅彻底地有力地令人信服地驳倒了神不灭论,而且他的“形质神用”的思想在哲学上具有重大意义。它肯定了精神对于物质的依赖关系,然而精神本身不是物质实体,而是人的形体的一种作用,这就修正了以前唯物主义者误认精神为一种特殊物质的观点。
        儒、释、道三教,在南北朝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然而总能彼此调和,因为他们都能为封建士大夫、统治者所接受。在对立和斗争中它们能互相吸纳、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得到了发展,形成了三教鼎立的局面。

 

(朱达明    朱剑虹) 

 

                                                                                                                                                                                                                                                (朱达明   朱剑虹)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