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典忘祖无法赢来尊重】 传统的真正中断,是当代文学时代。在近现代的中西合璧之后,传统文学逐渐失落,西方文学成为中国创作者最主要的方式。 魏明伦说:“五四之后吸收西方文学是对的,那个时代我们的问题是太古板了,只有传统,不知世界。而今天恰恰相反,当代文学中只剩下单一的外来文学,传统的几乎都失落了,小说越写越洋化,甚至太洋化了。所以,矛盾颠倒了,今天的我们,缺的不是世界,缺的是自我,是传统。” 没有传统,文学便是无根之木,魏明伦说,“比如穿衣服,天冷就要加衣,等到天热了,就得脱衣,不能不分季节地乱穿。网络时代,本来是一个低人文时代,网络上的许多流行语,把原本的汉字、华语、中文都糟蹋了,悲剧非要说成杯具,这是什么道理?还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外来词汇,不去用中文现成的词汇,非要用外来的,这又是什么道理?五四时代的问题是完全封闭,今天的问题则是数典忘祖。所以说,今天的社会,最缺的是发扬民族文化,今天的文学,最缺的是继承传统文学,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不会迷失,我们的文学才能真正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如果全是学西方,那还有中国文学吗?” 晨报记者 周怀宗 经典诵读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 ●凡武之为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毛诗序》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汉书》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