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文史研究 >

双贤里:“双沿”成“双贤”,双贤“贤人”多

时间:2025-04-30 11:07来源:常州晚报 作者:吕洪涛
“双贤里是常州以‘崇尚先贤’为目的而形成的老巷子。”常州文化名人包立本曾经在双贤里35号居住过,所以对这里非常关注

夜幕下的双贤里



包立本(左)与程舍予

     上一期,《城事·档案柜》栏目报道了东西横街的报道,引起不少读者关注。一些读者向记者表示,东横街南侧的双贤里也是常州老街巷,而且,这里还和一些“贤人”有关。本期,《城事·档案柜》走进双贤里,寻找和“贤人”有关的故事。
 
因两河交叉,这里曾叫“双源河”“双沿里”
 
     “和常州其他老街巷相比,双贤里的名气不是那么大,但它却是常州以‘崇尚先贤’为目的而形成的老巷子。”常州文化名人包立本曾经在双贤里35号居住过,所以对这里非常关注,还曾经写过和双贤里有关的文章,回忆这条老街巷的过往。
     双贤里位于东横街以南,南起花椒弄,北至府东巷,东接大成弄,全长约160米,巷宽2米左右。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版的《常州市地名录》记载,此处原名为“双源河”,因附近有玉带河、惠明河交叉而得名。后,该处传为“双沿河”。历史上,此处多为殷实人家及名人富贾居住,后将“双沿”雅化为“双贤”,里名沿用至今。
     据资料记载,双沿河系惠明直河支流,北通内子城河(惠明横河),南通外子城河、木桥头、延平桥、仁育桥,北通府桥头、玉带河、大玉带桥,沿河居民集居。
     2007年后,因城市改造,周边民居拆迁,旧的双贤里小巷不存。据附近市民介绍,原址在今京城豪苑小区西北侧。
     2017年,市民政局为弘扬地名文化,将南起乌龙庵,北至东横街,京城豪苑北区与兰洋大厦之间新修的一条南北向道路定名为双贤里。
 
宋代“双贤”,苏东坡与杨龟山
 
     “除了双源河和双沿河,这里还有贤人与此处多有交集,所以叫双贤里的说法。”包立本说,对于这种说法,历史上有两位贤者与此处有交集,所以叫做双贤里。“但究竟是哪两位贤者,可谓众说纷纭。在常州历史上,曾经有宋代的双贤,也有明代的双贤。宋代的双贤就是苏东坡与杨龟山。”
     毗陵我里,殆是前缘。900多年前,一代文豪苏东坡与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常州地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苏东坡一生14次来到或经过常州,两次上表请求定居常州,并在常州终老。他的两支血脉在常州地区繁衍生息至今,目前全市仍有几十个以“苏家”两字为名的村、堂、头、巷等地名,他还在常州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留下了东坡书院、藤花旧馆、洗砚池、舣舟亭等诸多遗迹以及趣事逸闻,为常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和文化财富。
     “从唐朝李栖筠创办常州第一所官学开始,常州的读书风气就开始形成了气候。但真正让常州人深谙理学,开创常州儒学风气的是著名理学家杨龟山。”常州市名人研究院副院长赵贤德介绍,从1111年到1129年,杨龟山在常州讲学达18年之久。
     杨龟山,名时,宋代理学家,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进士。曾师学程颢、程颐,著名典故“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来自于他。
     “他的理学思想、教育思想对常州学风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赵贤德介绍,常州的城东书屋、城西书屋、东林书院,都曾经是杨龟山的授徒讲学之所。常州人为了纪念杨时对常州文化的贡献,将城东书屋更名为“龟山书院”,并建杨龟山先生祠。后又把东坡祠与龟山祠合建为二贤祠,以表达对常州文化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苏东坡、杨龟山这二位先贤的永久纪念。上世纪九十年代,因老城区改造,二贤祠被拆除。
明代“双贤”,唐荆川和薛应旂

     “在常州,双贤里的‘双贤’除了宋代的‘双贤’,还明代的‘双贤’就是唐荆川与薛应旂。”赵贤德说。
     唐荆川和薛应旂是常州人,都生活在嘉靖时期。唐荆川以抗倭及古文大家闻名,薛应旂则以经学家和史学家著称,他们都对当代及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常州的地名中,与唐荆川有关的就有荆川公园、陈渡草堂、青果巷唐氏八宅等。
     “大家对唐荆川比较熟悉,其实薛应旂也是与唐荆川、王鏊齐名的常州学术的旗手。”赵贤德介绍,薛应族,号方山,是明嘉靖十四年(1535)的进士。“东林八君子”中的薛敷教、顾宪成、顾允成均为其门生。他由此奠定了“理学名教”的地位。
     历史上常州官府对唐荆川、薛方山十分敬重,曾在国安寺内设唐荆川、薛方山二贤祠。
 
程舍予和朱普生和这里结下不解之缘
 
     宋代双贤中的苏东坡曾经在北大街荷花池居住过,明代双贤中的唐荆川曾经在局前街唐家湾居住过。
     “上述街巷与双贤里近在咫尺。那么,双贤里的‘双贤’究竟是哪两位呢?请各位朋友自己作评判吧!”包立本说,和双贤里有关的名人,不仅有宋、明“双贤”,常州著名的中医骨科专家朱普生和画家程舍予都和该街巷结下不解之缘。
     包立本与程舍予是忘年交。“我家老宅在双贤里35号,程舍予先生家后门就是双贤里。因为是邻居的缘故,再加上我俩同在时粮食系统工作过,所以,当年我常去程家雅集。”
     程舍予,生前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程氏为常州世代书香家庭,其祖父程淑孟是吴稚晖的深交,受到吴稚晖教育兴国的影响,在民国时期办起洋学堂-武进国民小学。程舍予的父亲程授章,深得近代实业家张謇的器重,在上海纺织界很有威望,是高级管理人员兼高级工程师。
     包立本回忆,程舍予家与中医骨科专家朱普生家仅一墙之隔。“我记得朱普生家的门头上有‘紫阳世家’四字砖雕,很气派。我小时候经过他家门口时,一直在想,他家为什么天天门庭若市。后来长大了才明白,朱普生是著名老中医。”
     朱普生最令包立本钦佩的事放弃高额收入,参加筹建北直街中医联合诊所,并将祖传秘方献给了国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北直街中医联合诊所更名为常州市中医医院。朱普生接筋续骨60余载,治愈伤骨病患无数,其医道、医术被广为流传,影响至今。
     “双贤里,不仅承载着陈年往事,还深藏着老常州的文化密码!”包立本说。文/吕洪涛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