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访我国激光事业开拓者、中科院院士王之江(2)

时间:2014-06-25 10:02来源:未知 作者:沈向阳
在长春光机所,为人耿直的王之江奉科学为真理,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在政治运动中成为批判目标。德高望重的王大珩得知后,立刻跑到吉林省委找到宣传

  在长春光机所,为人耿直的王之江奉科学为真理,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在政治运动中成为批判目标。德高望重的王大珩得知后,立刻跑到吉林省委找到宣传部长,拍着胸脯说:“我以老师的身份担保王之江绝对没有问题。”那位宣传部长被他感动,说:“我还没有见过这样的好老师。”

  知遇之恩,唯以钻研技术回报,王之江一头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1960年,美国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揭开了激光科学技术的序幕,也吸引着中国光学科研工作者开拓这一富有生命力的科学领域。如果单纯模仿外国,条件并不具备,王之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经过一次次理论设计和推导,提出了球形聚光器的方案,接着又解决了红宝石的平度和平行度问题。

  1961年9月的一天深夜,随着激光器的正常运转,一块桔红色的明亮光斑耀入了人们的眼帘,我国激光技术的第一枝花朵绽放了。它虽比国外同类型激光器的问世迟了近一年,但在许多方面有自身的特色,特别是在激发方式上,比国外激光器具有更好的激发效率,这表明我国激光技术当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自此,王之江被人们称为“中国激光之父”。

  每项研究成果都足以荣耀于世

  上世纪80年代初,彩色科幻故事片《珊瑚岛上的死光》风靡大陆,那是中国大陆银幕第一次出现“激光武器”这个概念。观众们大都认为,“激光武器”只是“科幻”罢了。

  现在已经可以解密的事实是:上世纪60年代初,王之江就已奉命带领一支科研队伍,最早进行我国激光武器的探索。

  事实上,把“光”作为武器的想法,可上溯到远古时代。西方在中世纪就有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用聚焦的日光摧毁罗马舰队的传说。1964年,在主管国防科学的聂荣臻元帅关怀和支持下,专门研究激光技术的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诞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从事激光技术的研究所。作为长春光机所拓荒者之一的王之江,又成为上海光机所的拓荒者。

  上海光机所成立后,兵分两路,一路由邓锡铭牵头研究激光核聚变,另一路就是由王之江率领搞激光武器研究。王之江,是中国激光武器研发名副其实的“鼻祖”之一。

  上世纪70年代,王之江领导中国激光、光电子学研究,相继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他关于某些激光重大应用对亮度要求的判断,使工作避免了盲目性,对于中国激光科学技术起了积极作用;他倡议和具体领导了中国“七五”攻关中激光浓缩铀项目;他对中国光信息处理和光计算起了倡导作用;他领导完成的高能量高亮度钕玻璃激光系统,至今仍是这类器件的最高水平,其中解决的一系列理论及工艺问题,对我国激光科学技术起到了开拓作用;上世纪80年代,他又领导建成我国第一台拉曼自由电子激光器,并领导国家重大项目激光同位素分离的研究任务,建成大型激光-光学链系统……王之江的学生们说,“他研究成果中的任何一项,都足以荣耀于世。”

  1988年7月,在“国际激光材料与激光光谱专题会议”上,美国光学学会主席授予王之江“美国光学学会特别会员”荣誉称号。美国光学学会特别会员须由5名以上有名望的科学家的荐书,只授予那些在光学和激光领域作出显著贡献的科学家,其数额为美国光学学会正式会员总数的十分之一。王之江是获得这项荣誉的第一位中国大陆学者。

  年华朝复暮,逐光人不老。和老先生聊天整整一个下午,他一直在念叨着这几个关键词:学习、思考与创新。(文/沈向阳)

  王之江简介

  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激光之父”。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0年10月出生于常州,1948年毕业于省常中。1952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先后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和上海光机所工作。历任上海光机所副所长、所长。兼任上海激光技术研究所所长和长春光机所副所长。曾任《光学学报》及《中国激光》主编和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1988年当选为美国光学学会特别会员。

  第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