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名人名事 >

访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烈初

时间:2014-09-24 15:10来源:未知 作者:沈向阳
沈烈初1934年出生于常州。1960年获德国德累斯顿高等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故乡,是他最愿聊的话题。娓娓述说着与常州的故交旧事,难掩动情神色。虽然一辈子和硬生生的“机械”打交道,但看得出来,八旬老人的情感细腻而柔软。

  恰逢有同事登门看望老部长,他忙不迭地掰一块记者捎去的常州大麻糕,请朋友分享自己家乡的味道。沈烈初觉得:“这便是人世间最美的滋味了。”

  将家乡的“情感地图”珍藏在心底

  虽已时隔大半个世纪,但昔日“周线巷”旧宅附近的地理信息,沈烈初仍能清晰地一一历数。

  记者去拜访的那天,沈烈初正好收到省常中校友会钱士鹤先生的约稿信:明年是省常中老校长史绍熙的百年诞辰,想请沈老写些回忆文字。他将手捂向自己心口说:“不用刻意回忆,母校难忘、师恩难忘,点点滴滴都记忆犹新。”

  在沈烈初记忆中,省常中“名师群体”的训练,让他的基础知识学得异常扎实,“高中阶段的物理、化学课内容,到现在还没忘记;英语基本功也是那时候打下的。”那时候,师生们都在意“向课堂要效率”,从来不搞疲劳战。课余,老师鼓励同学们去人民公园的图书室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高中阶段,他“基本是利用业余时间啃完了《万有文库》,让思想有了充分的飞跃”。

  省常中“文理兼重”的办学理念更让他终身受用:“如果光有逻辑思维而没有形象思维的训练,只能陷入机械唯物主义的陷阱。”那时就培养起音乐和古诗词爱好的他,会经常告诫搞工程技术的年轻后生们:缺乏形象思维,早晚会枯竭了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则让沈烈初在往后的岁月中,愈发体会到母校育人的良苦用心:“人生旅途中,健康向上的品格,比具体的知识更珍贵。”

  1951年,17岁的沈烈初考取了清华大学机械系。那个年代,“又红又专”是青年学子最纯净的理想。在清华园,沈烈初一边如饥似渴学习专业知识,一边积极追求政治上的进步。1953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第二年就被遴选为“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当时,选拔优秀学生“一个肩膀挑业务学习,一个肩膀挑思想政治工作”是清华大学的创举。

  4年的本科学习一结束,沈烈初就被国家选派到当时民主德国的德累斯顿高等工业大学留学,学习自动化。留德6年,沈烈初获得了工学博士学位,而德意志民族勤劳、务实、智慧、节俭、敬业、不屈不挠的创新精神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办公室”永远在现场

  “火车刚从苏联境内驶进满洲里,踏上久别重逢的国土,泪水立刻止不住哗啦啦地往下流。”1960年夏天,学成之后的沈烈初转道苏联回国。

  回国后,沈烈初被分配到第一机械工业部机床研究所工作。在这个我国机床工具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所,沈烈初一呆就是4年。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它是机械工业的基本生产设备,它的品种、质量和加工效率直接影响着其他机械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在这里,作为研究室副主任的沈烈初,和同事们一起为新中国的机床进行样机试验。一次,为了对德国的开刃磨与国产的开刃磨进行对比试验,他曾与一组同仁在武汉的试验现场住了整整3个月。

  1965年,沈烈初被一机部派往沈阳,担任部属沈阳第三机床厂副总工程师、副厂长,新中国的第一台机床,就诞生在这家工厂。他们生产的“6尺皮带车床”,当时曾被国内许多钢铁厂、矿山、铁路作为“工业母机”,创造过许多奇迹。来到火热的生产现场,沈烈初内心蕴积的激情也被激发出来,全家都随他从北京迁来了,他下决心要在这里为共和国的机床事业大干一番。

  拨乱反正之后的1978年,沈烈初回到阔别了13年的北京,被任命为第一机械工业部机床部机床局副处长,不久,又被提拔为科技司副司长。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一机部与农机部、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国家机械成套设备总局等合并,组建了机械工业部,48岁的沈烈初成为机械工业部最年轻的副部长。

  那时,“文革”结束不久,百废待兴,机械工业的产品质量遭到严重破坏,事故不断发生。为了迅速提高产品质量,当时从日本引进了全面质量管理,培养了一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骨干,从此我国机械工业走上了一条标本兼治、提高产品质量的道路。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