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往事如烟 >

老街窗口

时间:2020-04-03 13:12来源:未知 作者:章公台
东街包本厚的儿子包焕赓率先进上海大学,求学回来创建了中共横山桥支部;包本煊(字焕英)家的男儿家诚、家声、家祺相继走出水阁向上海、南京、重庆而去

    高码头水阁,坐西朝东,半陆半水,虽是平房,恰是精华。

    尤其是一排花窗,分外诱人。窗外那条北通长江、南接古运河的三山港更是叫人遐想。过往舟楫、木排、竹筏川流不息,来自艄公、橹手、篙撑、纤夫发出的“来船松摇”“推艄”“扳艄”“落篷”“落纤”……呼号时起时伏昼夜不绝。夜航的桅灯忽明忽暗,一派古镇水乡声色。暴风恶雨袭来,撞船的惊叫、翻船的呼救偶有所闻,留下了一朵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浪花。

    清晨,旭日临窗,朝霞进阁,充满希望。如今退居沪地的古稀老教授包慧中、包一平姐弟就是在这横山老街呱呱诞生的。1952年,家祺长女迎着曙光从母胎降生水阁,绽放出一朵多美的“迎红”之花。

    静夜,窗外时弯时圆的水月,往往给一橹一篙弄得粉粉碎碎须臾又复原,美得十分好看!

    黄梅时节,河水猛涨。水浪会爬上平台,拍打着水阁门槛,多少年来从未破门而入,无不赞叹设计者的高明。

    夏夜,水阁门口小码头的小平台上,河风徐徐,水气盈盈,为一家人纳凉的场所。河东高高的木杆顶上那盏天灯悠悠,照着桥上乘凉的人群,在那里讲述地方新闻或唠叨着横山桥的前世今生,除非阵雨袭来,往往直至深夜,亦有待到东方发白的。

    水阁,终年面对着横山桥上的四只石狮子和石刻桥联。一面是“东望湖村晓日芙蓉开巷陌,西瞻郡廓夕阳烟火间云霞”,另一面的是“北吸江潮万顷桑麻资降雨,南通运渎千艘粟菽转连云”,这两副桥联是古镇横山桥的写照。作者李兆洛的笔情墨意和他廉洁高尚的秉性,成为高码头人铭记与传诵的话题。

    说不清哪年哪月,三山港上一阵阵震耳而又新鲜的马达声、噗噜噜的水浪声、长长短短的汽笛声,惊醒了一批青年人,使他们觉察到外面世界在变化,于是迈开步伐外出探索。东街包本厚的儿子包焕赓率先进上海大学,求学回来创建了中共横山桥支部;包本煊(字焕英)家的男儿家诚、家声、家祺相继走出水阁向上海、南京、重庆而去,在振兴实业的商界天地里博弈奋斗。家模求学于南京,在“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呼声中,迎来了南京的解放,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录取,成为共和国一代军官。 文/章公台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