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的狂澜,到党的“九大”召开前,形成了一个高潮。自从1968年11月举行党的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后,全国便沉浸在迎“九大”的喜庆气氛中。 当时,文革开展已近3年,各省市相继成立了革委会,实现了祖国“山河一片红”。从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至今,已近13个年头,从理论上和组织上,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都对党的“九大”寄予热切期望。 1969年3月2日到15日之间,中苏两国军队在乌苏里江的珍宝岛发生了多起武装冲突。新沙皇的法西斯暴行,点燃了中国人民对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愤慨。这也成为“九大”召开前的一个突发事件。 为迎接“九大”,我市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各个单位扎的彩车,就达数十辆。人们载歌载舞排演节目,倾注着对“九大”的向往,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我就读于市二中,当时是初二学生。市二中当时由常柴厂接管,工宣队对学校进行领导,一切活动也都与常柴厂同步。 1969年4月1日晚上8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来了“九大”开幕的消息。人们携老带幼举家上街庆祝看热闹。市二中的学生,在听到消息的最短时间内集中到校操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毛主席亲手来缔造,毛泽东思想放光芒……”这首《满怀豪情迎“九大”》歌曲,在党的“九大”召开前后红极一时,全国人民几乎人人会唱。这天,音乐老师唐益安郑重其事地宣布:“九大”开幕了,从今往后,歌词要改一个字,即从“迎”改为“庆”。于是,我们唱着歌赶到了常柴厂,一同汇入游行队伍,前往市十二中(省常中)操场,参加全市的庆祝大会。 这时的龙城沸腾了,人们举家携老带幼都上街了,到处都是兴高采烈的人群。我们先期抵达会场后,还要等冶金厂、变压器厂和国棉四厂等偏远地区厂矿的游行队伍。于是,大伙乘着间隙四处兜风,往彩车区看新鲜轧闹猛。 反映毛泽东思想伟大胜利和我市各条战线抓革命促生产的30多辆彩车,异彩纷呈。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轻工系统的一辆燃气大彩车,车前的“庆九大”三个字都是由气孔组成,蓝色的火苗在夜空中发出“突突”声响,让好奇的人们围个水泄不通,都夸这样的造型真有创意。 晚10时许,我市工农兵学商和区各系统的游行队伍陆续到齐,约有5万多人。省常中操场上犹如不夜天,红旗飘飘,鼓乐齐鸣,爆竹喧天,烟花飞腾。市革委会负责人进行简短的讲话后,游行就开始了。 游行线路是从省常中大门,经文化宫、小营前、百货大楼、北大街、红卫兵西路(西横街)直至虹桥。队伍经过文化宫时,大门口一楼顶上10多棵银白色的礼花树瞬时点燃,流光溢彩,映照夜空。或许是市民过去只是从电影上看到礼花,都对眼前的一幕惊喜交集。我也是头一回见到,不知不觉放慢了脚步,要不是后方在一个劲地催促,真想停下来看个过瘾。 抵达百货大楼西侧我市仅有的一间日夜商店时,同学们早已饿得饥肠辘辘。于是,大家赶到店内买了十多块方板酥和红纸雪片条糕,再钻进队伍,边充饥边游行。 我们到达常柴厂大会堂,已是深夜12时过后。常柴厂革委会负责人说,刚才参加市里庆祝会后,接下来我们还要搞庆祝。于是,该厂文艺宣传队又活力四射,献演了一场“庆九大”歌舞晚会,直到凌晨3时才结束。 散会后,我们这群学生约有20多人,仍然沉浸在欢欣中,一个也不愿意回家。于是便集中在市二中的门卫间,大伙儿看着墙上的时钟彻夜未眠,聊天到天亮才渐渐散去。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