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在旅途 留痕江苏之坡仙遗范

时间:2019-10-21 15:52来源:未知 作者:sskmadh
公元1101年,一只从四川眉州开出经历45年风吹浪打的小船,终于停靠在了江南运河中的一个半岛上。于是便有了“舣舟亭”,有了“古渡码头”,有了如今的“东坡公园”。

     公元1101年,一只从四川眉州开出经历45年风吹浪打的小船,终于停靠在了江南运河中的一个半岛上。于是便有了“舣舟亭”,有了“古渡码头”,有了如今的“东坡公园”。

     东坡先生是我敬仰的一位先哲,之所以敬仰,不仅是因为他横溢的才气,更是他不屈的风骨、洒脱的性格和心系百姓的胸襟。横溢的才气,流露在他留下的无数的笔墨文章和诗篇里;不屈的风骨,贯穿在他那起伏的人生中;洒脱的性格,伴随着他所有的人生经历;而他心系百姓的胸襟,只需看西湖上的那条“苏堤”便可知晓。记得在他960周年诞辰时,我曾写有一小诗,表达了我对他的崇敬之情:

     大江词蕴大江怀,帆举大江入梦来。洗砚池留无尽意,舣舟亭系不羁才。

     一生坎坷遭三黜,两代奇英动九垓。苏子仙游风骨在,藤花香远几曾衰!

     洗砚池原是在东坡先生晚年居住的藤花旧馆内的,1757年时,那位风流皇帝乾隆二下江南时把它移到了现址,小小的一个所在,说它是“池”,确实有点为夸张了,但它却承载了先生晚年的岁月;舣舟亭建在靠近运河边的土坡上,俯视着千百年流淌的河水。相传东坡先生先后11次来常,曾乘船停泊于此。南宋时有人为纪念在常州终老的苏东坡,建舣舟亭以示怀念。亭经多次战乱,到有清一族时已荒芜不堪,乾隆二下江南时重新整修。后经太平天国又毁,解放后人民政府再次重修。这正表现了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对他的敬仰与喜爱。

     对那个依风附雅的风流皇帝我本是没有什么好感的。说到依附风雅的皇帝,前有五代之李煜,后有宋代之赵佶。李之诗词百代传颂、赵之书法自成一体,都是乾隆所无法仰止的,但最终一个成了亡国之君,一个成了阶下之囚,不务正业的帝王就这下场。乾隆也好于此风,到处题词,随处写诗,但能够传世的有几多呢?最终不也落了个遭人嫌烦的结局。东坡公园内就有好些他的所谓“御笔”,陈列在“御碑”处,保存着他南巡时所写的六首诗的碑刻。如同他在许多地方留下的“御碑”一样,只是个摆设罢了。不过这位风流皇帝对苏东坡倒是十分仰慕的,六首诗中除表达了他对地方官员的教诲外,许多都表现他对苏东坡的崇敬。

    乾隆的书法我是不太喜欢的,太肥!而在半月岛之仰苏阁下向西的黑色大理石上看到的乾隆所题的“坡仙风范”四个大字,改变了我对他的一些看法,这书法确实具有相当的功力了。最重要的是,它道出东坡精神的所在:一代文人志士的风范!东坡先生一生坎坷,新党掌政时遭黜,旧党得势时再贬,晚年更是流放海南,最后客死于他乡,可以说是终生潦倒。即便如此,他从不弯下直挺的身躯,以“大江东去”的豪迈直面世事,宁愿“寂寞沙洲冷”也不肯“拣尽寒枝”而栖。

     仰苏阁下东面的黑色大理石上刻有东坡“醉笔”的《念奴娇·大江东去》词,气势磅礴,气象万千,一如其人!此碑刻面对运河之滔滔河水,诠释着词的意境,敞开了词人的胸怀。而这“醉”字最最表现词人的率真之情。

     曲折的人生练就了先生洒脱的性格。从连接公园与半月岛的广济桥上下来,一尊苏东坡先生的立像吸引了我:仰脸,捋须,拄杖。看着这情景,我脑海中立刻跳出了另一个形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任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痛快!这是一个与世事搏斗后胜利者的形象!有如此风骨如此性情的人是会受到后人仰慕的,明代才子唐伯虎的题写的“仰苏阁”三个大字便是明证。

     沿运河而走,河水在我左侧汩汩流去,右边则不时出现刻有东坡诗句的碑文。许是正值元宵佳节,在古渡码头上还有舞龙表演,喜庆的锣鼓声不停地传来。突然一道金黄的瀑布飞进我的眼帘,原来是一条迎春花组成的长廊;而龙亭旁一树红梅开得艳。

     春来了,伴着这“大江东去”的豪情。出得门来,市城河边今人沈鹏先生所题的“坡仙遗范”大字正面向游人而肃立。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