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往事如烟 >

打 酱 油

时间:2016-06-26 13:45来源:未知 作者:张国芳
“小辫头,羊羊头,偷偶铜板打酱油。打则多,拨点偶,打则少,勿怪偶。” ——溧阳童谣

      “小辫头,羊羊头,偷偶铜板打酱油。打则多,拨点偶,打则少,勿怪偶。” ——溧阳童谣

      以前,哪有什么瓶装的、袋装的油盐酱醋啊?商店里的这些调料都是装在瓮头大缸里散卖的。而且,多数人家也没有闲钱多置备点放家里待用,都是等油罐子、酱油瓶子空了,才自己带个容器去买。

      大人们整天田里地里劳作,回家烧个饭也是急匆匆的。有时,灶膛里的火还在烧着,却发现没盐没酱油了。这时,大人就会打发小孩子去跑个腿,赶紧的,还等着油盐下锅呢!

      上小店买东西,小孩子总是很乐意,并不辛苦,还有成就感。如果大人手头宽裕,还会多给一两分钱作为犒赏,可以买颗小糖解解馋。接受了差使的小孩子一手拿着瓶罐,一手抓着钱,一路小跑着往村里的小店赶去。如果你是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恰巧路上又碰到熟识的大人小孩,对方多半会打趣道:“小辫头,羊羊头,偷偶(我)铜板打酱油。打则多,拨(给)点偶,打则少,勿怪偶。”而若是打了酱油回头,碰到别人打趣,小女孩通常会着急。捧着酱油瓶一溜烟地跑回家了,有时不小心脚下被石子绊了摔一跤,将瓶子打碎,酱油全翻了,回家挨打骂是免不了。当然,捉弄孩子的人也会被孩子家长一并骂一顿的。

      我们持瓶去商店买酱油、黄酒之类的散装液体状调料,从来不说买,而是说打。店里的工作人员先将漏斗架在瓶口上,再手持长柄勺从大缸里舀了慢慢倒进瓶子里,按照买家的要求,或是半斤,或是一斤,一点都不会洒在瓶外。而铜板,则是以前钱币的一种。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