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商场里经销的保暖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我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冬天穿的防寒保暖的芦花鞋。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小孩冬天穿的都是芦花鞋。家乡的河边沟塘都是芦苇的家,那密密匝匝的芦苇,一到芦花盛开时,两岸的芦花紧拥着河水,仿佛给大河系上洁白的围脖。这时,母亲就会拿着镰刀到河边割芦花,她把割回来的芦花,一小把一小把扎好,放在屋顶上晒干。编鞋前,到供销社买半斤棉麻,然后把家里旧得实在没法穿的衣服剪成碎布条,原料就齐备了。 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立秋了还光着脚。谁能穿上母亲编的新草鞋,准会在伙伴面前炫耀一番。我母亲一生勤劳,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尤其是编草鞋,十里八乡都闻名。春天,用多种花布条与蒲草混合为我编一双花蒲凉草鞋;冬天,用布条与芦花以及棉麻为我编一双保暖的芦花鞋。母亲忙完一天的农活和家务后,把挂在墙上的草鞋耙取了下来。草鞋耙是用一根厚木板做的,有一面做有五个齿,中央的一个齿高大一点,左右两边各两个齿。编草鞋时,将草鞋耙捆绑在长板凳上,然后将棉麻搓的鞋绳对折6条鞋经,固定在厚木板中央及左右木齿上。在昏暗的油灯下,母亲坐在长板凳上,弯腰弓背,用捶熟的稻草和棉麻混合在6条鞋经内一上一下穿编,手指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编出的鞋底便平整防水,结实耐穿。 母亲编鞋的动作轻松自如,透出娴熟优雅之美。但编鞋时间长了,也会手发酸,眼发花。有时一不小心板凳一翘头 ,母亲就会跌个跟头,我忙上前扶起并安慰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您就不用编鞋了。”母亲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编鞋了,我就省心了。” 我18岁那年,应征入伍了。母亲利用几个晚上,为我编了一双芦花鞋,母亲把所有的关爱、嘱咐都编进了芦花鞋。在部队里,每到周末,我都会拿出自己的芦花鞋,坐在山上,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芦花仿佛母亲的抚摸,似乎又看到母亲那期待的目光。 我一直珍藏着母亲编的那双芦花鞋。30多年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用家乡的稻草、芦花、棉麻编的鞋,就能记住亲人的惦记和艰苦的本色,更不会走错了路。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