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往事如烟 >

我的职称评定故事

时间:2016-12-18 15:36来源:未知 作者:吴克贤
回想起来,当时职称评定要考外语,而现在又“松绑”,这叫此一时,彼一时,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但这个故事它毕竟反映了我国职称评定工作的一段历史。

 

 

      日前报载,职称评定取消外语、计算机“门槛”,总算“松绑”了。职称外语考试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0年11月,随着全国企事业单位首次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原国家人事部出台《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提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须严格坚持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所规定的能力、业绩、相应的外语水平等基本任职条件。笔者在1988年8月就取得了二级律师职务的任职资格(相当于副高),到1994年市里分配给我一个可以晋升一级律师职务的名额,但外语考试必须合格,这就使我犯难了。我于1948年毕业于私立常州中学,当时学的英语,而解放后参加工作到1994年已有46年不与英语打交道了,虽然上世纪50年代调干进入大学读书,学的是俄语,但也只学了两个学期,后来改学古汉语。如今职称评定要考外语,真是把我将住了,可以说一门外语也拿不起来。

      从二级律师职务晋升一级律师职务,除了要考外语之外,还要提供两篇论文和两份办案的卷宗材料以及两份律师顾问工作实绩卷宗,而要提供这些材料对于已经从事律师工作16年的我来说不在话下,而唯一要过关的就是外语考试了。

      面对这个现实,怎么办?经过一番思考,为了更上一层楼,我得拼一下。事有凑巧,正好当年春天市里有关方面举办一期英语培训班,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决定去报名参加培训。该培训班每周五上午上课半天,有规定教材,我每次都按时去听课,持续了3个多月,直到课本全部教完。但光靠课堂上课哪能记得了那么多呢?课堂上既无笔记,课外又无作业,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对学过的课文进行梳理,挑选其中精彩的内容和适当的段落,分别抄录在纸上,前后共做了72张卡片,一面是英语,另一面是中文(课本上有译文)。这3个多月的时间里,我除了白天要履行日常的律师任务之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包括节假日在内起早摸黑地背呀,写呀,有时一边背,一边默写,英文与中文相对照,做到能一字不差地完全默写出来为止。

      这一段时间,不仅我要补习外语准备考试,同时我的儿子、媳妇也要考职称外语,家里氛围紧张,热闹非凡。

      9月18日,在本市第24中学参加外语职称考试。我一早到达考场,开考的铃声响了,我的心情既紧张又激动,座位正好在第一排,面对黑板和讲台。当考卷发下来之后,我仔细一看,有8个考题是英译中,我心中觉得很踏实。其中有6道题目我完全能翻译得出来,实际上是把中文背出来了,可以说是一字不差,这一下子可以拿到60分;再加上20个选择题,我全部填的是B,蒙一下可以拿到近10分,这样我的考分可能达到70分左右。看看时间还早,但再要做别的题目也做不出来了,于是在整个考场上我第一个交卷,而论年龄63岁的我在几十个考生中最长,许多年轻的考生瞪着眼睛目送我走出了考场。

      10月31日,江苏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发的外语(古汉语)考试合格证书记载,我的英语考试成绩70分,并盖有“已达参评分”字样的印章(见图)。当我拿到这张合格证书时感到一身轻松,几个月的辛苦没有白吃。按照规定满分是120分,后来从省司法厅职改办了解到,对于年老律师考试考分只要达到52分即视为合格。省律师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通过对我的评审,确认我具备一级律师任职资格。评审通过日期为1994年6月9日,这是专业评审合格,加上外语考试成绩合格,所以省职改办批准的日期为1994年12月31日。当盖有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章的资格证书发到我的手上时,顿感了却了一个心愿。

      回想起来,当时职称评定要考外语,而现在又“松绑”,这叫此一时,彼一时,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但这个故事它毕竟反映了我国职称评定工作的一段历史。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