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往事如烟 >

有年画的岁月

时间:2018-02-11 10:26来源:未知 作者:周召平
那些年,每逢春节除了鸡鸭鱼肉的香味格外诱人外,那年画的油墨芳香也特别诱人。在我看来,那香味至少要比雪花膏、蛤蜊油的香味更耐闻些。当然这油墨香只有新年画才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物质条件相对匮乏,但每逢春节,家中的年味总是十分浓厚。春节前,家里除了要炒炒米、磨豆腐、蒸包子、蒸团子、蒸年糕、炸肉圆以及母亲设法为每人添置一身新衣新鞋等以外,父亲一定会买几张年画张贴于家中。

     1979年国庆节前,我们家一直住的是土坯稻草屋,房屋不仅破旧,而且低矮阴暗。可由于在春节期间有崭新年画的装饰,土坯稻草屋倒也温馨了许多。

     那些年,每逢春节除了鸡鸭鱼肉的香味格外诱人外,那年画的油墨芳香也特别诱人。在我看来,那香味至少要比雪花膏、蛤蜊油的香味更耐闻些。当然这油墨香只有新年画才有,旧年画则难以闻到。每当父亲将卷好的新年画买回家中时,我总是要设法打开一看,一方面是先睹为快,另一方面则是先闻为乐。

     年画大都是一毛多钱一张,即便把家中堂屋所有的墙面全部贴满也只需要两三块钱。父亲曾经读过四五年的书,而且又是民办老师,在乡村的同龄人中算是有些知识和文化之人,花这点钱把家中装饰一下,既显得有节日气氛,又显得有文化气息,这对他来说是心甘情愿的。为此,每到春节之前,父亲总要迈着残疾之腿,不辞辛苦来回走上十几里路,去薛埠街上的新华书店精心选购年画。也许是那时我们姐弟妹三人年龄都比较小,也许是母亲几乎不识字,父亲觉得这样的大事只有他才能够办好,让其他人去做,他总是不放心。

     我曾跟随父亲一道去购买过年画。临近春节,只见书店里早已是挤满了买年画的人群。差不多两间屋子大小的书店沿四周和中间拉了几根铁丝,年画被大铁夹子夹着挂在铁丝的下方,横的竖的都有,年画旁都标有各自的号码。我仰着头,把每一张年画都仔仔细细地看过,好多年画只是从当时流行电影中截取一个镜头,我一眼就能看出它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可它们对我仍然充满神奇的吸引力,那感觉就像是饥饿的人在品尝美味佳肴一般,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愉悦和满足。

     崭新的年画弥漫着浓郁的油墨香味,这香味令我迷恋欲醉,留连忘返。

     父亲在购买年画方面是颇有讲究的。首先毛主席的画像他必买一张,他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父亲曾在旧社会生活过十多年,讲这样的话是他的肺腑之言。其次是当时广为流行的题材,父亲也会从中加以选购,如《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再有就是紧跟形势的宣传画,如人造卫星上天、长江大桥通车等,父亲也会购买一两张。

     自从我家在村里盖起新瓦房后,父亲更加重视年画的购买和布置,那种重视程度决不亚于现在人们对房屋的装修。毛主席的画像市面上一度难以买到,父亲就买来中堂挂在了最醒目的位置上,内容无非是人寿年丰、年年有余。

     年画买回来以后,并不是马上就张贴,照例要等到除夕的上午,父亲才会郑重其事地把它们一一张贴到墙上去。按祖上留下来的规矩,除夕这一天上午,只有将年画与对联全部贴好以后,才可以在家中祭祖。这是除夕祭祖前的特有仪式,否则就会被视为对祖宗的不敬。因此,父亲在除夕这天都是早早做好张贴年画和对联的各项准备,先将墙面上原有的旧年画拆下来,再用扫帚将墙面清扫一遍。张贴新年画时,只见他用一枚圆头图钉揿在年画左上角位置,右手抓住年画右上角,将年画贴着墙面,上下微微移动,让我观察年画的左右是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只要听到我喊正了,父亲就会用图钉将年画右上角固定在墙面上。当他揿好图钉以后,定会亲自观察年画到底贴得正不正。如果发现有问题,就会告诉我是左高右低,还是右高左低,然后再重新返工,直到把年画贴得工整为止。对于这活父亲是从来不含糊的,哪怕返工数次他也要将画贴得方方正正。在他看来,这是一年当中最为庄重严肃的事情。

     到了我读高中时,父亲已经放心让我张贴年画了。每到除夕的上午,他一定是早早催我将年画贴上。当然,得由他站在一旁把关,观察年画到底贴得正不正。当然,年画还得是父亲亲自去选购,只有他自己购买的年画才是他最满意的。

     春节张贴年画,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文化现象。如果到了春节谁家不张贴几张年画,恐怕要被乡邻所讥笑。

     大年初一上午,我们姐弟妹三人会去本生产队所有的长辈家拜年。尽管跑得比较劳累和辛苦,但对于我而言,这又是一件十分快乐之事。因为去拜年,不光能被长辈们赏到糖果、花生、瓜子和蚕豆,而且还能欣赏到墨香四溢的新年画。在那种文化生活单调的岁月,欣赏年画绝对是精神上的一种愉悦和享受。我每到一户人家,都要把年画仔细欣赏一番,并在心里判断出谁家的年画更耐看。

     年画在我国已经有二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可令人遗憾的是,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年画这一悠久而又十分传统的文化日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目前,已很难看到当年众多的年画。或许是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正悄悄地发生改变,或许是年画的利润太低,或许是还有别的什么缘由,总之,再难看到那夺人眼球、墨香四溢、令你兴奋愉悦的年画了。

     我怀念年画,因它曾给了我童年的欢乐!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