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村庄,几乎都是被竹园包围着。我们的村庄很小,二十几户人家,但是大大小小的竹园有好几片。回忆儿时生活,好多的童年趣事是在一片片碧绿茂密的竹园里玩乐。我家东墙外就是一片自家的竹园,老屋掩映在竹园里。早上太阳刚起来,竹叶的影子就层层叠叠映在东窗上,风吹过,那些斑驳陆离的竹影也在婆娑起舞。阳光透过竹叶,再透过窗户照进房间,窗口的倒影就像一幅水墨竹叶图,随着阳光的变化,倒影会缩短,会拉长,落在书桌上,落在床头,落在水泥地上……我和哥哥玩着挑头绳的游戏,听着竹园里鸟声鸣啾,岁月在此刻显得静谧且悠长。 春天,茂密的竹林开始使劲长竹笋,在清贫寡淡的日子里,那是餐桌上的美味,竹笋炒鸡蛋、竹笋炒地盘青、竹笋炒咸菜……每天,父亲会踏着朝露,去竹林挖来带着泥土和露水的新鲜竹笋,剥开笋衣,露出绿白相间胖胖的笋肉,切成片,下油锅煸熟,放些盐调味,再打几个土鸡蛋和竹笋一起翻炒,一盘竹笋炒鸡蛋就上桌了,色香味那叫一个绝!儿时的这菜并不金贵,但在竹园马上要湮没的今天,再吃一口带着泥土鲜味的农家菜,尤显珍贵。竹笋炒地盘青,放点酒糟,直到现在,仿佛齿颊边还留着那个鲜味。 夏天,竹园是我们乘风凉的好地方,茂密的竹叶把毒辣的太阳挡住,竹园里一片清凉,风儿吹过,竹叶沙沙作响。我们一群小把戏,虽然把凳子搬进来,把作业摆起来,其实都是在玩乐,两个手抓住竹杆,脚蹬住另外一根竹杆,一步一步往上,直到身体向后翻个空翻落地,然后乐此不疲地重复这个游戏。大大的竹园,能让我们几个孩童消磨暑期冗长的午后时光。玩累了,往长板凳上一躺,就是一场美美的午觉。朦胧中醒来,看一眼参天的竹林,光影迷离,天空高远,时光是静止的,金色的阳光洒进竹林,铺满金黄竹叶的地上是一个旖旎的光影世界,斑斑点点,风吹影动,童年的光阴、童年的记忆都留在了屋旁的那片竹林里…… 夏季空暇时光,家里还会请来蔑匠,用竹子编制家什用具。蔑匠来家第一天,先是去竹园里选又高又大又直的竹子。一根竹子在蔑匠手里开始神奇地变化着,竹子劈开,劈成均匀的竹条,再劈蔑,竹青和竹黄分离,劈蔑是精细活,蔑的厚度决定竹制品的精美程度。竹条劈下后,还得放一刀具上将竹条拉成薄薄的蔑片,竹子最外面一层竹青皮是最牢且有韧性的。然后开始编制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竹篮、竹匾、竹筛、竹凳、夏天睡的竹凉席,身边随手一样器物、生活用具,几乎都是竹制品。淘米的篓子,洗菜洗衣用的竹篮,收粮食用的箩筐,每件器物用的蔑片厚薄程度不一,最精致的是做针线用的笸箩、筛米筛糠用的筛子,编制难度较大且费工的是竹凉席,完工后,竹凉席上竟然还有美丽的花纹和图案。每一个手艺人,都有着一手赖以谋生的绝活,做出令主家满意的活计。半个月的时间,家里会有一堆簇新精致的竹制品,够用个十年八年也不会坏,父母还会挑选一些来送亲朋好友。 竹园,是农家人的宝藏。一片竹园,全家一半的吃穿用度几乎都从那里产出。成材的竹子,编制竹器、做晾衣晒被的竹竿、做锄头柄;不太成材的,父亲也能用来编织竹篱笆,把菜园子围起来;再不济的竹叶竹枝,用来烧火做饭。春天卖些嫩笋,送亲朋好友几个竹篮……一片竹园,让农家人的生活过得精打细算又细水长流。 时光的推移,岁月的变迁,我走进了城市。每天走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却越来越怀念少儿时代的乡下,怀念无欲无求的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我以后、我将来,还能过上修篱种菊、栽竹听风的生活吗?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