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往事如烟 >

钟表,时代变迁的见证

时间:2020-12-27 14:49来源:未知 作者:杨维忠
幼儿时期的本人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如,为什么甘棠桥畔钟楼上没有数字,大大的字母与家里自鸣钟上的字母一模一样?母亲说,那个是罗马数字!
   幼儿时期的本人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如,为什么甘棠桥畔钟楼上没有数字,大大的字母与家里自鸣钟上的字母一模一样?母亲说,那个是罗马数字!
    后来改革开放初期的学日语热,自己学到日语中的“钟表”一词居然是借用汉字“时计”表达时,觉得日本人会学习的,钟表不就是用来计量时间的吗?
    记得50年前的那个春天,全家下放来到了溧阳北部丘陵山区。当时全生产队居然没有一只钟表,出工、收工,晴天由生产队长看太阳;阴天凭肚子感觉。临到大忙季节晚上脱粒要开连夜工,分班制可不能毛估估的,队长就来借用我家从城里带来的一只双铃大闹钟。队长说了,双铃声音响,不受脱粒场上杂声影响。这个钟面上有一只能做啄米动作的老母鸡,蛮好玩的,所以这只闹钟还留在队长家中让其孩子好好玩了一阵子。
    终于告别了广阔天地,回到城里工厂上班。要是举手就能掌握时间多好,这正是那时本人的一个手表“梦”。别提当年刚成为工薪阶层,一个月才30多元工资,就算有钱也买不到手表啊。虽说家中尚有一只罗马数字的旧手表,但它毕竟是民国初年的进口货,走得也够累了,难有准星,只能凑合着使用。好在长辈们挺帮忙,父母出点钱、上海的大舅凑几张“工业券”。全钢、防震、19钻,国产名牌上海货!同事朋友见了好羡慕,本人也不无得意,刚工作就戴上了手表,还是名牌表!
    没想到好景不长,仅仅数年,电子表、石英钟相继登台亮相。本人结婚新房就有一只日产“精工舍”音乐石英钟,按习俗,新婚是不能送钟(谐音不好)的。这是托当时在香港负责大陆输水工程的大姐夫买的进口货。再往后,各种款式新、色彩艳、功能多、价格廉的钟表琳琅满目,本人家中也有点“泛滥成灾”了:亲朋好友人情送、先进优秀单位奖,而手腕上只能戴一只啊!更想不到的是,又过了数年,这手表的计时价值好像更小了:在家里,电视机、电脑上;一路上,先有BB机、后又是手机;上班时,电话机、仪器设备上,似乎只要带“电”的东西都带上了这个“时计”功能。
     看来,这表戴在手上功能最大的就是装饰功能了吧。冬天捂在袖管里,掏出来有点烦;夏天粘在汗水上,擦一下也有点烦。既然如此,本人决定,只要不是出差赶车、上船,除此之外,不再戴手表啦!不过,那只休息了十多年的“上海”牌手表,后来在儿子参加高考时还是用了3天,因为这是机械表,不属电子设备!
    噢,目前家中还有一只电子钟,当时新居装修到最后才想起它还没有安排位置啊!最后安装在大门旁边墙壁上,居然一举两得:一是看时间,二是晚上起床也有光亮。钟表啊,既是计时的功能,也是历史的浓缩,更是时代变迁的见证。文/杨维忠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