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文史研究 >

中国小说发展中的常州人(5)

时间:2011-08-05 10:1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菡子,溧阳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她参加了新四军,转战皖南、皖北,在战斗中成长为一名作家。l945年她创作了短篇小说《纠纷》,这是她

        菡子,溧阳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她参加了新四军,转战皖南、皖北,在战斗中成长为一名作家。l945年她创作了短篇小说《纠纷》,这是她的成名之作和代表作。解放后,她在北京中国作家协会工作,后到上海,任上海作协副主席。
        解放后,常州培养,成长了一批作家,高晓声便是其中成就较高的一名。
        高晓声(1928—1999)上海法学院肆业。1949年入无锡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学习。历任苏南文联编辑、江苏省文化局文化科科员,江苏省文联专业创作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专业作家。1954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解约》。后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回原籍农村劳动。1979年平反后重返文坛,创作了一系列农村题材的优秀小说。1979年,正是从“伤痕文学”转向“反思文学”的时期,他的《李顺大造屋》发表。这篇小说代表并体现了当年中国文坛“反思文学”的兴起和深化,是高晓声写得最好的一篇小说。高晓声小说影响最大的是陈奂生系列小说。这是新时期农民在改革开放中逐步改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历程的体现。所写的陈奂生形象不仅是农民的形象,而且是具有深刻文化和历史内涵的典型形象。这一小说系列,在题材、主题和人物形象塑造上,都有推动小说创作取得新的发展的意义。陈奂生的形象在中国新文学艺术典型的画廊中和形象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小说的发展史上,常州小说家的贡献有两个亮点。一是小说这个文学体的“童年”时代,齐梁萧氏出了几名小说家和小说理论家,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小说作品,并在创作实践中进行理论性的探索,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观点。另一个亮点是清未民初,常州出了一批通俗文学的小说家。以李伯元为首,创作了一批在当时文坛、在中国小说史上有地位、有影响的作品。吕思勉关注小说的改革与发展,发表了代表我国近代小说理论发展水平的长篇论文,对近代小说创作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卓越的理论性的见解。此外,陈森创作了狭邪小说的开山之作;陈衡哲创作了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高晓声创作了体现新时期农民在改革中改善经济和社会地位历程的陈奂生小说系列,创造了具有深刻文化和历史内涵的农民的典型形象,丰富了中国新文学杰出艺术典型的画廊。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