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探访淹城人家

时间:2012-09-27 09:49来源:未知 作者:周游 鞠燎原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1958年,当时的淹城村村民挖淤泥时,一个船形样的物件从河中出土,一个保存最完好的春秋遗址开始被世人了解。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1958年,当时的淹城村村民挖淤泥时,一个船形样的物件从河中出土,一个保存最完好的春秋遗址开始被世人了解。

  9月24日,记者走进淹城社区,零距离接触这个过去是常武地区最古老、最神秘的村落,而今已撤村建居、走向城市化的社区。

  老书记见证时代变迁

  说是社区,但淹城社区仍然保留着自然村落的特征。和20多年前一样,窦汉祥家依旧在村口,不过如今是在淹城景区外,原先住的地方成了景区售票处。

  1973年,窦汉祥当上了淹城村村书记。当年的淹城有3个生产队,450人,靠种田为生,也养鱼、养蚕、养猪。1986年,政府开始保护淹城,动员村民搬出去。作为村书记,窦汉祥带头第一个搬走,住到了淹城景区外。刚搬的时候,窦汉祥在家门口种了一棵香樟,现在小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得两个人才能合抱过来。它和窦汉祥一起见证着淹城的发展。

  如今,淹城社区为村民办理了失地农民保险,许多淹城社区居民到淹城管理有限公司上班。每位淹城的老居民还有张卡,可以免费出入淹城。老人们还是习惯每天清早到淹城散散步,锻炼锻炼身体。与以前的农耕生活相比,现在的淹城社区居民更加安居乐业、欢乐祥和。

  “活历史”讲述淹城故事

  到窦义生老人的家时,他和老伴正张罗着吃饭。知道我们要了解老淹城人的生活,窦义生立马放下手中的碗筷,回里屋拿了一堆资料出来,“这是这些年我搜集整理的。”

  “道光29年,修订了窦氏第一部家谱;光绪年间是第二部;到了民国23年冬天,又修订了第三部。2004年始,我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把第四部整理了出来。”这位89岁的老人身体硬朗、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将淹城的历史娓娓道来。

  老人家细心包裹好的资料里面,有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的关于淹城历史旧貌的民谣;对淹城大姓“窦”姓家族的来源考证及窦氏家谱;也有他整理的关于淹城最近150年间发生的事件……一字一句都由老先生亲笔记录,饱含了他几十年的心血。

  “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紫罗城,外城曲折椭圆形,三套环河四圈城。”这是窦义生30年前写下的顺口溜。他用大半辈子的时间研究淹城历史,因此对淹城有着特殊的情感,在我们离开时,老人一再强调:“你们要记住,在护城河里种茭白,在河边栽杨柳,既能保护河坡,又能美化环境。”(文/周游 鞠燎原)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