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青果古巷·风物篇·换糖

时间:2012-09-26 10:07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庄小虎
清朝人李涵秋有俚词曰:“烂钉旧铁鸡毛肉骨头,区区换糖担上一概收。破面碎布亦有用,不妨换些糖吃甜甜喉。

      清朝人李涵秋有俚词曰:“烂钉旧铁鸡毛肉骨头,区区换糖担上一概收。破面碎布亦有用,不妨换些糖吃甜甜喉。糖担一副可度日,家婆儿女都养活。不是担上好把破旧收,可知天下从来无弃物。”

      旧时随便在街头巷尾以致穷乡僻壤都有“换糖”担子的踪迹,他们挑着一尺多高的圆形竹篓,前面的竹篓上放着一个木板,上面放着一摊盘成同心圆的饧糖。此糖乃用大麦做成,所以也称“麦芽糖”,俗称饴糖。后边一个箩筐是用来存放换来的东西,原先他们手中系有一有柄的小鼓,旁系两个耳坠,摇动时即自相敲鼓,发出咚咚的响声以唤来换糖之人,后来慢慢渲变成用敲糖用的铁片和铁棍相击发出当当当的响声了。换的东西不外是破布头,破鞋子,废铜烂铁,旧报废书,鸡毛骨头,牙膏皮,碎玻璃。别看这些杂碎,可都有用处,就鸡毛而言,收来的鸡毛经过挑选后,好的鸡毛可以做鸡毛掸子,差的鸡毛用来做风箱中活塞上的密封圈。鸭毛用来做鸭绒衣,被,现在叫羽绒制品。看来收旧利废,废物利用古之有之。换糖人收来后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然后发售给有关部门已获聊以渡生。有时也有人发个小财的,据讲鬼子来时,人们纷纷外出逃难,这家中就无人看管。一些歹人就登堂入室见有值钱的东西就拿,其中不乏有些有价值的古董,这帮人有没有文物知识,拿来后就当三瓜两枣地卖给了换糖人或收旧货的人。若收货人有慧眼识物的,转手就成了钱,所以换糖人发国难财的传闻时有闻之。

      当换糖人手中的铁片一击响,家中的孩子便忙起来了,在家四处寻找无用之物去换些糖吃吃,在那贫困的旧中国,能有点糖吃吃解解馋已是相当奢侈的事了。换糖人视拿来东西的价值,尚刘有余地地用手中的铁板和小铁棒在糖饴上一敲就能切下一小条糖来给人。换糖人很吝惜,那小孩当然也不会放过,要他在饶一些,换糖人会再切一点点给他,小孩还不肯,换糖人再切一些些,所以常州人对那些吝惜之人有俗话讲“换糖人饶三饶”之说。

      现在换糖人不见了,偶尔在乡下还能觅到他们的踪迹,在城市里取而代之的是手中敲破盆子“当!当!当!”的收破烂的,还有那用电喇叭高叫“高价回收,冰箱彩电,洗衣机,摩托车,手机电脑······”所收之物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再也不是鸡毛骨头牙膏皮了。(文/庄小虎)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